張家口造林綠化百萬畝再筑環京綠色屏障
今年以來,張家口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京張聯合申辦冬奧會兩大歷史性機遇,緊緊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突出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兩個重點,持續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努力建設首都新型生態屏障升級版。不僅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入圍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獲批全國空氣負離子監測試點市,而且到10月底,全市已完成各項林業生態建設125萬畝,占全年任務的96%,再筑環京綠色屏障。目前,全市森林面積達到1930萬畝,森林覆蓋率34.9%,森林蓄積量達到2490萬立方米,全市空氣質量一直保持長江以北城市最好水平。
高站位早行動。該市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定位,按照由遠山造林向身邊增綠轉變、由農村造林向城鄉同步綠化轉變、由重數量向數量質量雙增轉變、由重生態向生態經濟同步發展轉變;沿著調整林種結構,調整樹種結構的生態建設思路,依托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等工程,堅持“一般工程保質量、重點工程出精品、整體工程上臺階、新舊工程對接上規模”建設原則,著力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加快構筑壩上及沿壩防風固沙防護林區、壩下淺山丘陵水保經濟林區、深山水源涵養林區三大生態主體功能區。去年12月份,張家口就完成全市造林總體規劃,今年3月31日,張家口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造林綠化動員會,把造林綠化作為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來對待,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完成春季40萬畝綠化任務;從4月份開始,先后召開京藏、張承高速廊道綠化工程調度會,全市召開春季造林觀摩調度會議,崇禮縣專題調研造林綠化會議,秋冬季造林綠化工作會等,有力地促進了生態綠化工作的進展。
巧融資促共建。張家口市積極探索創新“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新機制,實行了租地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社會造林等21種造林新機制、新模式,廣泛吸納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據統計,今年全市林業生態建設總投資15.93億元,其中國家工程投資2.32億元,市級財政投資2億元,縣級財政投資7.46億元,撬動社會投資4.15億元。同時,按照“誰建設、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采取了專業隊管護、業主管護、公司管護、受益主體管護等多種管護形式,實現了建管同步。
抓節點滿目綠。張家口市高度重視城鄉綠化的提質增效,以“三環、三網、三百”綠化為抓手,全面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三環綠化。環主城區突出抓好機場路等城市出入口節點及草帽山等山體植被修復綠化,新增綠化面積40.8萬平方米;環縣城繼續完善“126”工程,建設生態涵養區19處、1.37萬畝,城郊森林公園25處,植樹1.38萬畝,廣場游園91處,植樹25.4萬平方米;環村莊實施“千村綠化”工程,綠化村莊1438個,新增綠化面積2.89萬畝。三網綠化。路網綠化在實施申奧滑雪廊道綠化的同時,抓好新建高速及國省縣級干道綠化提升,完成綠化1154.8公里、8.11萬畝;水網綠化繼續抓好洋河、桑干河、白河、黑河等重點流域、河渠兩側及周邊綠化,綠化73公里,栽植樹木28.4萬株;農田林網綠化結合防護林更新改造抓好織網補帶工程,完成1047.8畝。三百工程。示范校園綠化開工100所,栽植樹木8.5萬株;示范單位庭院開工128處,栽植樹木15萬株;百村示范開工118個,栽植樹木38.1萬株。
強管護重長效。張家口市注重森林資源管理工作,全市新建森林火險預警監測站3座、林火視頻監控系統15套,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加強有害生物防治,設立了52個美國白蛾監測點,懸掛各類誘捕器164套,使用生物農藥40.8噸,懸掛鳥箱3000個;加強林地保護,進一步規范林地管理,形成全市林地“一張圖”,由“以數管地”向“以圖管地”轉變;2014年度全市森林保險投保面積達到236.18萬畝;加強濕地保護,全市新增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1處,新增省級濕地公園3處,省級以上濕地公園總數達到10個,位居全省第一;加強涉林案件打擊,截至9月底,全市查處涉林案件379起,其中刑事立案25起,破案19起,抓獲作案人員34人次;行政案件354起,處罰444人次。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張家口打造工業文化主題公園
樹木移植、 煤氣線路改造、 自來水線路改造【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