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將建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 面積17余平方公里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鄭州段全長128.8公里,每年分得總水量5.4億立方米,這給鄭州帶來的不只是充足的水源,還有生態環境的極大改善。
據悉,在干渠兩側200米內將建設生態走廊、文化公園,此外還要增加市區生態用水的分配。未來,因缺水而萎縮的湖泊、庫區將重現生機,沿線植被破壞狀況將有所修復,鄭州將呈現三面環水的美景,成為宜居生態之城。鄭州晚報記者王軍方李麗君/文白韜/圖
鄭州水域面積將增加700萬平方米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干渠鄭州段全長128.8公里,起點位于新鄭市觀音寺鎮英李村,終點位于穿黃工程隧洞入口,途經新鄭、中牟、管城、二七、中原、滎陽6個縣(市、區)。
站在總干渠新鄭市城關段可以看到,不少白鷺在總干渠上群飛,還有兩只水鳥站在水邊“交頭接耳”。
“前一段時間下雨,總干渠里有積水,就出現了白鷺等,非常漂亮。”中國水利水電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新鄭南段三標項目部工程技術部主任劉渠楓說。
據介紹,鄭州段水流從東南方向起步,穿過鄭州南部,然后流向西北,鄭州市由此將形成三面環水的美景。不遠的將來,鄭州在碧水流暢的同時,還將增加一道綠色廊道,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此外,鄭州段水面寬約60米,設計水深為7米。在干渠兩側,將各建設4~8米寬的防護林綠化帶,鄭州市水域面積將增加700萬平方米,綠化林帶增加160萬平方米。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