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擬建國家生態市 2020年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
2020深圳:美麗中國典范城市
深圳將成立領導小組強化生態文明建設,2015年將建成國家生態市
藍天白云、青山碧水成常態,深圳將越來越美麗。記者昨日從最新一期政府公報了解到,深圳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深圳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地位,提出發展目標,2015年深圳將建成國家生態市,2020年將打造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
深圳明年建成國家生態市
生態環境是深圳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生態質量是深圳質量的重要內容。決定提出,要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將其融入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落實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領域,貫穿于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建設藍天白云、青山碧水的美麗深圳。主要目標為,到2015年建成國家生態市,到2020年將建成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市和美麗中國典范城市。
產業政策上體現生態優先
生態資源是深圳最緊缺、最珍貴、難以復制的珍稀資源。決定提出,在經濟發展思路、產業發展政策、資金投入機制上都要體現生態優先,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在保護中求發展,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
決定還提出,全面促進資源節約,扎實推進低碳城市試點,高水平建設深圳國際低碳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和政策。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建設一批節能環保企業加速器、孵化器,助推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決定提出,要樹立生態紅線觀念,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組團式空間結構,換取生態系統的自我繁衍、休養生息。建立生態安全網絡體系,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和完整性。此外,建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深圳生態資源測算成果,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核算體系,探索編制本市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將自然資源資產狀況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體系。在鹽田區、龍崗區以及大鵬半島區域啟動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并逐步推廣到全市其他區域。探索建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依法對自然資源資產損害者追究相關責任。
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
讓藍天白云、青山碧水成深圳常態。實施鵬城水更清行動,全面推行“河長制”管理,將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茅洲河、深圳河等河流打造成為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風景線。開展大氣環境質量提升行動,建立完善灰霾天氣監測、預報、預警和防控體系,實現大氣能見度明顯改善和藍天白云常態化。
打造美麗海灣海岸帶,開展前海灣和深圳灣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大鵬灣和大亞灣生態環境保護。開展岸線生態修復,打造多元、活力的親水公共空間,高標準建設大鵬半島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和前海國際水城。深化城市綠化提升行動,實現“森林進城、森林圍城”的目標。加快森林(郊野)公園、綜合公園、社區公園三級公園體系建設,積極打造“公園之城”。
對生態環境違法“零容忍”
對生態環境違法“零容忍”。決定提出,實施最嚴厲的生態環境責任追究機制,對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領導干部,依法嚴肅追究責任。將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領導干部政績、年度考核和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之一。避免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傾向,大鵬半島區域側重考核生態環境保護,不考核地區生產總值。
強化生態文明建設組織領導。成立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居環境委。要制定落實本決定的實施方案,確定具有約束性、體現先進性的關鍵指標,提出近階段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加強督查,確保取得實效。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城市設計優化國際工作坊深圳成功召開
2018年5月3日至4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城市設計優化國際工作坊在深超總基地城市展廳召開,標志著深超總基地的開發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詳細】
充滿綠意——深圳北站商務區城市設計
在Mecanooarchitecten的設計中,十二座塔樓高聳入云,立體的人行網絡遍布其中,配以美麗蔥郁的城市公園,賦予了深圳北站商務區獨特的魅力。這次開發與深圳北站以及地鐵站整合在一起,包括辦公,零售,公寓和酒店等功能,總建筑【詳細】
深圳當代藝術館及城市規劃展覽館
項目名稱:深圳當代藝術館及城市規劃展覽館【詳細】
深圳基本形成健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人在城中,城在林中。在深圳,自然與都市共存,共享著這片繁榮的棲息地。截至2015年底,深圳林地面積為6.8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40.92%,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4.76%,各項森林資源和生態指標均位列國內大中城市前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