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冶杯一等獎獲得者趙苑辰:獲獎是榮譽更是新的動力
△ 從左到右依次為孫雯軍、劉莉軒、趙苑辰、韓思呈
人們來到城市,是為了生活,人們居住在城市,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
“城市設計讓建筑學的語境擴大了,設計者需要聚焦社會矛盾,關注人群屬性、用地屬權等多方面的問題,并通過調研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趙苑辰接受園冶杯專訪時表示。
趙苑辰,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學生,其團隊作品獲得了第十屆園冶杯大學生國際競賽課程設計獎建筑學類一等獎,他們希望通過設計能夠解決城市更新帶來的問題。
通過設計解決城市更新帶來的問題
趙苑辰團隊的參賽作品是《柳巷非巷,騾馬無馬——城市中心區典型性開放住區更新》。柳巷處于西安明城區的中心地段,日日聆聽馱鈴搖過、晨鐘暮鼓之聲,見證著鐘樓和騾馬市曾經的車水馬龍。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商業中心的轉移,昔日城市中心區黃金地段的榮光黯然失落。當生活記憶逐漸褪去,這里無奈地被貼上“網紅”的商業標簽。大量外來打工人口涌入,這片老舊居住區變成了漂泊租客的安身之所。原有的社區氛圍和鄰里關系被破壞,深巷明朝雞犬相聞已成過往,無處安放的是蝸居于此的孤獨與寂寞。
他們希望對空間現狀問題和租客生活模式進行研究,通過循序漸進的更新手段,讓那些漂泊的心在包容性開放社區中尋得家的歸屬感。從空間和人群兩個方面著手,遞進式地解決因城市更新帶來的高人口流動區的問題,是這個作品最大的特點。
為了解決問題,團隊開始了方案的層層推進。作品設計共歷時三個月,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前期基地調研及問題研究,中期邏輯梳理及方案設計,末期圖紙繪制及模型制作。對趙苑辰來說,基地調研階段是印象最深刻的。因為調研貫穿了方案設計的始末,前期調研基本每天都會跑基地,感受清晨5點早市的煙火氣,早晨8點上班族穿梭過街道的匆忙,9點小餐飲店準備食材的歡樂,甚至是夜晚12點繁華夜市的熱鬧……直到方案設計階段,他們每周都會去基地兩到三次。期間采用了測繪、拍照、攝像、采訪等方式去捕捉社會問題和設計的切入點。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去真正了解場地中人們的生活并融入其中,關注他們最關切的問題。過程中,他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人,也經歷了很多奇妙的故事。也正因為這種絲絲入扣的研究方式,讓他們的方案設計更具可行性。
好設計是天馬行空的想象和對生活的洞察
趙苑辰介紹說,這是第一次做城市設計,由于前期設計的很多內容無法直接切入問題的要害。而且四個人的設計思路多變,整合起來比較困難。她很感謝老師在團隊每次討論的時候,針對大家的想法進行思路拓寬,幫助大家從不同角度去思考一個問題,使方案更加清晰、合理。經過這次競賽設計,團隊對城市更新和老舊街區改造問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她認為,城市設計讓建筑學的語境擴大了,設計者需要聚焦社會矛盾,關注人群屬性、用地屬權等多方面的問題,并通過調研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建筑應當是一個人文與理性交織的綜合學科。
“好的設計既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也要有對生活的洞察。需要用畢生的生活閱歷去理解它,所以學習應當是一件持續性的事情。” 接受采訪時趙苑辰說。
如今,她即將步入研究生的生活,所研究的方向正是建筑學的城市設計。經過這次園冶杯競賽,城市設計的場所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思考方式,讓她深深著迷,也成為她更深入地去探索城市設計的動力。
參賽信息
題目:柳巷非巷,騾馬無馬——城市中心區典型性開放住區更新
作者:趙苑辰、劉莉軒、韓思呈、孫雯軍
指導老師:周志菲、葉靜婕、徐詩偉
院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建筑學院
獎項:課程競賽類建筑學類一等獎
編輯:劉曉茜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