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設計:壁畫展現老青島日常(圖)
青島地鐵2號線西段于12月16日投入運營,對于這段4公里長的地鐵,青島人可以說是充滿了期待,青島最有歷史和人氣的商圈之一的臺東商圈終于納入了青島軌道交通網,2號線貫穿青島老城區、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東部文化中心以及北部生活中心,為沿線居民和上班族帶來更多便利。記者“探班”了開通的三個車站,其中泰山路站和臺東站作為2號線的重點車站,充滿青島元素和設計讓人耳目一新。
臺東站:街景長壁畫達成乘客與藝術互動
臺東站無疑是2號線西段最受關注的車站,一來這里連接了西段最重要的商圈,二來臺東站也是與1號線的十字換乘車站。臺東商圈因為向來“接地氣”,在青島市民中頗具親近感,也承載了不少“老青島”的記憶。
臺東站藝術設計由一名“老青島”在臺東漫步的過程中所見所感延伸,整理其近年的采風、兒時記憶,運用繪畫和雕塑語言展現臺東包羅萬象、獨一無二的風采。站廳層與站臺層的3幅壁畫,通過速寫的手法,將臺東獨特的街景畫面、商業廣告與地鐵公共藝術有機整合,畫面中淺淺的線描、淡淡的色面,勾勒出了濃厚臺東商業氛圍的同時讓乘客有了對地面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街景產生遐想,讓公共藝術和乘客產生互動。三幅共計60米長的壁畫,錯落的老臺東元素,令人聯想到當下十分流行的“網絡長圖”,但更勝一籌的是,從兩人高的壁畫前慢慢走過,會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代入感。
臺東站的設計選用顏色與裝修空間暖色調呼應,是“空間一體化”設計的點睛之處,讓地鐵公共空間充滿臺東商業活力感的同時,散發藝術氣息,讓市民每天在匆忙趕路的空暇,也能通過公共藝術,快速感受到地面之上臺東的煙火氣。站廳層中心區域天花吊頂的藝術雕塑,設計團隊巧妙地將天花造型設計成一個色彩熱烈、造型立體的幾何空間,經過藝術化處理的藝術品,戲劇性地從天花板散落而下,將臺東商業街的繽紛繁華、商品的琳瑯滿目的視覺沖擊感,用藝術獨特的語言在地鐵空間做了一個延續,將平淡的地鐵公共空間激活。
泰山路站:“青島之窗”多維度展示城市風景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臺東站,作為2號線一期終點站的泰山路站在車站空間設計上也獨具匠心,在人流密集的地下公共空間,打開了文化和藝術的“青島之窗”。
泰山路站的藝術設計和臺東站一樣,由榮獲“中國十大最美地鐵站”“最受公眾歡迎獎”、“最佳主題設計獎”——李村站的創作團隊,來自中央美院的設計團隊擔綱。青島籍藝術家前期收集了大量青島建筑資料,經過和青島本地相關文史專家研究考證,以德華銀行、德國啤酒廠、青島火車站等百年青島典型建筑上的造型各異窗戶為靈感來源,遴選出適合藝術創作的舊址窗戶進行造型,通過不銹鋼精鑄浮雕的藝術語言進行展示,并標注了窗戶原址出處。
此外,為多維度展示青島獨特的城市風景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藝術家悉心選擇了青島諸多景點、老建筑等從日出到黃昏一天的美景,在窗格中進行展示,背面通過暖色的柔光效果,營造出透過窗口欣賞城市風景的美好意境,將青島從清晨到日暮、從街景微觀到城市遠眺,進一步詮釋青島之美。
泰山路站的藝術品《青島之窗》”以浮雕的藝術語言和玻璃彩繪藝術,利用城市中不同形態的窗戶、窗內外風景、遠近大小的歸納,營造了多維度的藝術空間,全部展現在站廳層長約26米、高約3.2米的藝術墻上,一方面展示了青島獨特的建筑魅力與城市溫度,另一方面則寓意著青島開放、包容的時代精神。
堅持“獨一無二的,就是青島的”的設計之路
由青島地鐵提出并率先啟動的地鐵車站“空間一體化”設計理念,把影響地鐵車站空間的諸多要素納入統一設計,形成相互拱衛、相互支持的有機空間系統,通俗說來,設計工作是相互關聯,步步為營的“一盤棋”。車站公共空間的裝修、廣告、標識、公共藝術、燈光照明、機電管線、車站設施等等諸多專業在前期設計階段進一步融合,系統性梳理、統一風格,提升功能設施,提高設計水準。確立了地鐵空間實現交通功能是前提,藝術亦是功能的一部分,藝術設計要以滿足功能為主,服從于功能,不能喧賓奪主。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地鐵“空間一體化設計”工作的開展,在不高于國內地鐵行業藝術設計平均造價為前提,有序地開展實踐、進行創新。從已運行的線路情況來看,青島地鐵的地面出入口建筑、高架站建筑設計,車站的空間設計、公共藝術創作及功能性設施設計,獲得市民的普遍稱贊以及國內地鐵同行的積極關注。青島地鐵建設的空間藝術性一致遵循“一線一主題、一站一特色”的原則,在開放理念的指引下,不斷吸引國際團隊帶來國際視野。但在文脈上,卻與城市文化緊密結合,形成一種接地氣的國際范兒,堅定踐行“獨一無二的,就是青島的”的地鐵藝術設計之路。
創新的理念讓青島地鐵在空間藝術設計方面取得了顯赫的成就:在“首屆中國最美地鐵”評選中,青島地鐵兩個車站躋身“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李村站還榮膺“最佳主題設計大獎”、“最受公眾歡迎獎”,太平角公園獲得“十大最美地鐵站獎”、“最佳藝術創作獎”,13號線高架站獲“最受公眾歡迎獎”;同時,住房城鄉建設部課題“城市軌道交通公共藝術研究”也大量引用青島地鐵案例作為素材,青島地鐵在公共藝術設計領域的階段性成果獲得了地鐵同行和相關學術機構的廣泛認可。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濱水商業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位于昌平區南邵鎮,規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控規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山水宜居典范城區、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和智慧產研創新園區【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