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控股入股博大綠澤
9月23日晚,綠地控股(600606,股吧)(600606.SH)宣布成功入股博大綠澤(1253.HK),成為其最重要股東。此前,綠地控股全資子公司綠地金融以每股0.756港元向博大綠澤主要股東購入共5.9億股股份,綠地金融持股比例達到25.08%。
入股完成后,博大綠澤將更名為中國綠地博大綠澤集團。當日,博大綠澤還與浙江雨林控股簽訂框架協議,擬收購后者旗下杭州蕭山江南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赴港上市的博大綠澤是園林景觀設計建設服務提供商,是港股中唯一的園林景觀公司。近年來,博大綠澤積極對接各地政府的公私合營(PPP)基建項目,該公司超過90%以上的收益來自隸屬省政府及直轄市的主要大型園林綠化項目。2015年中標了三個PPP項目,總投資達18億元。
根據博大綠澤一個月前發布的半年報,2016年上半年收益為4.3億元,同比增加31.3%,純利7952.8萬元,同比增加11.6%,毛利率為34.5%。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主要客戶——國家、地方政府及國資企業的項目收益占比從去年同期的90%上升至94.5%。
綠地控股董事長、總裁張玉良表示,此次入股博大綠澤成為其最重要的戰略性股東,主要是看好其穩健業務及中國園林綠化行業的亮麗發展前景。“國家對生態環境可持續性的重視、對綠化園林基建項目的支持、以及對PPP模式的推行,均對中國綠化園林行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園林行業正在迎來一波發展浪潮。”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分析師魯衡軍認為,中國園林景觀每年投入4000億元以上,但是市場集中度低,國有資本沒有形成壟斷。相比其他競爭企業,博大綠澤已經率先獲得PPP模式全流程實施經驗,將在未來的PPP爆發期占據市場先機,獲得更多項目。
綠地在戰略入股后,也表示將全力給予資源支持,并將其構建為綠地“大基建”板塊內重要的園林業務平臺,持續擴容、升級,形成新的盈利增長點。與政府做生意,正是綠地大基建的基礎。2014年起,綠地進入地鐵行業,先后獲得多個城市的地鐵項目,此后更是獲得了高速公路、寧波杭州灣新區等政府項目。
當日,博大綠澤披露了公司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力爭五年內躋身中國園林行業第一梯隊,成為行業內前五強企業,市值提升至400億——這將是其目前市值的8倍。公司將重點參與園林建設PPP項目、設計與規劃,致力于在市政公園、濕地公園、古鎮和主題公園四大版塊中將建設施工業務做大做強,同時面向更為穩健的一二線城市市場。
據了解,博大綠澤目前陸續中標的園林項目總額約有50億元人民幣,該些項目均需在三年內建設完成,潛在訂單亦在100億元以上。博大綠澤負責人表示,2017年起,公司的年業務增長預計將超過100%,這樣的增長勢頭在未來五年都是可以期待的。根據興業證券的研究報告,博大綠澤的營收在2018年將達到17億元。
綠地入股后的紅利很快得到兌現。9月25日晚,綠地博大綠澤宣布與綠地旗下兩家子公司一道,共同競得就建設太原植物園第一期的PPP項目。該項目的預計投資額約為人民幣23.55億元,PPP項目特許期為14年。根據協議,中標方及太原植物園將成立合營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中標方和太原植物園分別擁有70%和30%的權益。建設完成后,該項目將以興建—營運—移交(BOT)模式經營。
通過跨行業收購來擴大公司的業務范圍和規模,對于綠地來說并不陌生,但是并非每次收購都能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2015年9月,綠地以同樣的手法入股豪車經銷商潤東汽車,然而在2016年7月雙方就宣布分手。盡管綠地甚至因此還獲益接近3億元,但顯然其希望借此擴大汽車業務的意圖也宣告失敗。綠地對此的回應是“對于股權業務,綠地的策略是有進有退、逐步形成良性循環”。
此次入股博大綠澤,綠地同樣是希望通過高速發展地產外的業務,擴大綠地系的市值和規模。不過有研究員提示,與政府做生意,機會和風險并存,一旦新增PPP訂單不達預期,或者地方政府財政惡化,都會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