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勾勒森林城市2020年目標
近日,在延安市召開的城市森林建設座談會上,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西安市“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十年勤耕耘,綠色醉古城。摘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榮譽,但這并不是終點。
按照相關規劃,未來,西安的森林覆蓋率將達到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道路綠化率達90%。
用西安市農林委副主任、西安市創森辦主任任新昌的話說,“創森”成功是起點,真正的考驗在后面。
出色的規劃、科學的實施方案、全民共建讓西安“創森”獲勝
記者:任主任,您好。9月19日,西安被正式授予西安市“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拿到這塊沉甸甸的牌子,當時什么感受?
任新昌:非常激動,西安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很榮幸也是實至名歸。創森這個工作從準備階段到現在開展了有十多年,創森初期我們就確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創森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協調和推進全市創森工作。各區縣、開發區、市級各部門、駐西安各單位、社會各界團體組織、企業和廣大市民都積極參與到創森中來,形成了市區(縣)聯動、城鄉互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創森的良好創森氛圍。感謝所有關注創森、支持創森、參與創森的人們,正是因為全市動員、全民參與,西安才能獲得“國家森林城市”這份榮譽。
創森三年來,西安通過大綠化、大投入,使全市森林綠化面積有效增加,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城鄉一體化生態網絡格局已初具雛形,并形成林水相依、林山相依、林城相依、林路相依、林居相依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空間格局,市民能暢享這份“綠色福利”。
記者:西安的生態環境建設,綠化造林增綠等工作起步較早。在2013年提出“創森”,是基于怎樣的背景?
任新昌:長期以來,西安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大力推進綠化造林增綠工作。從2003年起,我市相繼啟動實施了“大水大綠”、“三化一片林(庭院綠化村莊綠化路渠綠化一片經濟園建設)”綠色家園建設等重點綠化工程,開展了“綠滿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綠大行動”、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八水潤西安”等一系列工作,成功舉辦第三十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十佳綠色城市等稱號。
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新型城鎮化中,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成為重要指南,城市綠色價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西安市委市政府以更大的政治勇氣、更實的工作舉措,大膽探索,勇于實踐,開創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在繼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后,2013年,西安向“國家森林城市”這一新目標發起了沖鋒。
記者:目前許多城市都提出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您覺得,與其他城市相比,西安在創森工作中有哪些優勢?
任新昌:我們的優勢在于出色的規劃、科學的實施方案以及全社會對創建工作的支持。
國家林業局專家在《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專家評審會議上就指出:“西安的規劃做得很好,以后其他創森城市首先要好好學習這個規劃,希望西安把規劃以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作為推進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的指導規劃”。為保障創森工作有序推進,制定了《西安市2014-2016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為我市創建森林城市提供了科學依據和制度保障。此外,西安創森不僅僅是一項政府工作,社會組織、廣大市民都參與其中,這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創建的一項惠民工作,全市人民對西安創森工作都給予了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編輯:wanglongzhao
相關閱讀
西寧: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
日前,記者參加了青海省西寧市主辦的以【詳細】
“五個理念”創建森林城市
開展森林城市建設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增進民生褔祉的重大舉措,也是建設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必然要求。2016年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12次會議時專門強調,要著【詳細】
森林城市建設要警惕“綠色大躍進”
森林城市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直接體現,目前正在各地蓬勃興起。新華社記者在多省采訪發現,部分地區森林城市建設有所跑偏,存在奢侈化、媚外化和景觀化等問題。【詳細】
中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中國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到2020年將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這是記者從1月26日在深圳舉辦的全國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座談會上獲悉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