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改制深圳園林集團整體產權轉讓
日前從深圳市產權交易中心獲悉,深圳市園林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將整體轉讓,受讓方必須一次性出資購買該公司100%全部股權,轉讓價格將不低于人民幣6.475億元。
曾是國有資本退出成果
根據公告,深圳市園林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52876.06萬元,凈資產37785.39萬元,2007年營業收入30607.6萬元,稅后利潤3211萬元。公司有關網站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是深圳市目前惟一以園林綠化為主導產業,具有國家一級城市綠化資質的企業集團,也是集科研、生產、經營、商貿為一體,設計施工、生產銷售、管理服務、技術咨詢、技術培訓一條龍的綜合性集團公司,目前旗下擁有9家企業,從事園林綠化、市政建設、園林建筑、賓館物業、名貴花卉出口創匯貿易等業務。這家公司曾于2005年12月28日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企業經營者和員工持股改制協議,被認為是繼2003年石化集團等14家企業改制退出、2005年初物資集團等4家企業改制簽約以及2005年6月4家深圳市屬施工企業改制簽約之后,深圳市一般競爭性領域企業國有資本大規模退出的又一成果。
目前,深圳市園林集團注冊資本6000萬元,其中深圳市園林集團公司工會工作委員會持股59.9%,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其余股份由肖里華等11名自然人股東持有,肖里華為這家公司的現任董事長。
這家公司的經營簡報顯示,改制前的2005年,深圳園林集團營業收入為21881萬元,稅后利潤為-579萬元;改制后的2006年營業收入略有下滑,為18577萬元,但卻扭虧為盈,稅后利潤為245.8萬元;2007年凈利潤更達3211萬元,經營態勢持續向好。
社團法人持股地位尷尬
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在前次改制出讓控股權之后,僅留下20%股權,并且在深投控網站披露的參控股公司名單上,已經將深圳園林集團排除在外,此次捆綁出讓剩余股權,當在情理之中,亦有可能獲得較高溢價。但在深圳園林集團改制不過兩年多、經營蒸蒸日上的情況下,企業經營者與員工持股機構決定出讓股權,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據了解,作為深圳國企改革的主要模式,員工持股在制度設計上的先天性法律缺陷已經暴露。由于員工持股會或工會工作委員會不是一個社團法人,其作為股東的法律地位尷尬。不僅如此,持股東或會會工作委員會與員工的關系僅通過一紙《章程》來約束,也容易在監督缺位、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成為少數人操縱的工具。有消息稱,這一模式已經被深圳市國資委放棄。
此次股權轉讓除了要求受讓方必須一次性出資購買深圳園林集團100%全部股權,轉讓價格不低于人民幣6..475億元外,受讓人還必須合同簽訂后3日內付清全部價款,報名求購時需繳納保證金人民幣5000萬元,并需另行支付該公司離退休員工補償金人民幣800萬元。市場人士認為,在2008年5月12日—6月6日的不到1個月的掛牌有效期內,以如此苛刻的條件,除非潛在受讓方早已完成盡職調查等程序,否則很難下定決心出巨資拿下深圳園林集團的全部股權,因此深圳園林集團選擇股權整體轉讓,不排除只是糾正員工持股模式法律缺陷,企業經營者與員工實質掌控企業的情況可能不會發生變化,甚至可能因深投控的完全退出而進一步強化。記者日前亦曾致電深圳園林集團,該公司人士只表示這是“二次改制”,但不肯接受進一步的采訪。
編輯:gu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