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6月27日正式施行。該《條例》經2016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批準,《條例》的施行,對石林實現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標兵和國際知名旅游勝地的戰略目標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影響。
據了解,該《條例》的制定,是履行聯合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的迫切需要,該《公約》規定:“為保護、保存和展出該國領土內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各締約國要采取所需的適當的法律、科學、技術、行政和財政措施。”目前,云南省的5處世界遺產中,已有麗江古城、三江并流和哈尼梯田作了立法保護,澄江化石地的立法保護工作也正在進行。
該《條例》的制定,是切實保護石林遺產地的現實需要。據了解,多年來,省、市、縣人民政府和各相關部門一直致力于保護石林遺產地的資源和環境,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因缺乏相應的法律依據,保護管理工作依然顯得比較薄弱。資金投入不足、措施乏力,追責困難,執法主體責任不清等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
該《條例》共25條,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石林遺產地的內容和范圍;明確了石林遺產地旅游服務公益事業、居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等部分審批事項的程序和權限;明確了石林遺產地游覽區從事游客講解服務的制度和要求;明確了改善石林遺產地居民生產生活條件,保障居民合法權益的制度和要求。
據《條例》顯示,石林遺產地保護范圍包括乃古石林片區、李子園箐石林片區、清水塘-石廂子石林片區、文筆山-蓑衣山石林片區、大小石林片區、長湖片區、月湖片區等區域,總面積350平方公里。
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在審議該《條例》時認為,石林是世界喀斯特的精華,中國阿詩瑪的故鄉,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7年6月27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條例》的制定,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遺產地進行復審的必備要求,也是昆明市三個自治縣的第一件單行條例,實現了昆明市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工作"零"的突破。《條例》一方面強化了對遺產地的保護和傳承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等措施,另一方面也兼顧了石林遺產地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編輯:wanglong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