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20萬株楊柳“打針”抑制飛絮 預計2020年改善
應對
今年20萬株樹打預防針
從3月底開始,北京市為20萬株雌性楊柳樹打“預防針”。也就是用鉆頭在樹干上打孔,然后將抑制飛絮的藥液注射到樹體中。注射的這種藥液是植物調節劑的一種,其原理是通過藥液減少花芽的形成,從而抑制飛絮產生。
注射藥劑對飛絮的抑制率達90%,但成本也不低,“藥劑加人工,平均一棵樹要30元。”另外,這種藥劑只能管一年時間,要想年年不飛絮,就只能年年注射。
去年,全市注射了10萬株,今年預計注射20萬株。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區人流密集區域,如公園、居住小區、醫院、幼兒園周邊。
以東城區為例,今年將有8000余株楊柳樹雌株注射預防針,占到該地區雌株楊柳樹總數的90%以上。
雌株楊柳今后不再種植
除打預防針外,本市治理楊柳飛絮還有5項措施:“堵”“換”“修”“噴”和“隔”。
“堵”,即從源頭上控制飛絮。今后,本市新建或者改建綠地工程,無論是城區還是非城區,一律不再采用雌株楊柳樹。一旦發現種植了雌株,綠化施工單位必須及時更換。
“換”,即對樹勢衰微的雌株楊柳樹進行更換,優化樹種結構;另外對部分雌株柳樹進行“高接換頭”,即通過嫁接枝條的方式,由雌株變為雄株,就不再有飛絮產生。“修”,即對生長旺盛的楊柳樹進行枝條修剪,減少飛絮總量;“噴”,即在飛絮量大、人流稠密地區,用高壓水槍噴射樹冠,壓制飛絮,避免飛絮隨風飄移。“隔”,通過改造、建設綠化隔離帶,形成有效的立體緩沖區,增加對楊柳飛絮的吸附滯留能力。
此外,市園林綠化局將與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發起“綠色公民行動——首都楊柳飛絮治理項目”,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到行動中來,群策群力,最大限度降低楊柳飛絮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共同打造世界一流、和諧宜居的綠色北京。
釋疑
年年治理不見改善?
楊志華表示,北京楊柳飛絮已連治15年,通過更換樹種、嫁接變性等方式,城區內的雌株楊柳樹15年間減少了200萬株。而市民感覺“不見減少”、“越治理越厲害”,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
一是,四五十年過去了,雌性楊柳樹到了生命力最旺盛階段,產生的飛絮一年比一年多。雖然采取了部分人工抑制手段,效果并不十分明顯。
二是,隨著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大,路網日漸密集,綠地相對減少,綠地對楊柳絮的滯留、吸附作用也相應減少,在車輛的碾壓下,飛絮起起落落,給市民造成了飛絮“越治理越多”的假象。
小貼士
飛絮有三大危害
短期、輕微少量的飛絮對生產生活并不會構成明顯的影響。大量、集中飛絮危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飛絮易飛入市民眼睛、鼻孔,引起不適甚至炎癥,導致過敏人群皮膚過敏,刺激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二是,飛絮會堵塞汽車水箱散熱片致使開鍋熄火,遮擋行人和車輛視線,影響交通安全。三是,飛絮接觸明火極易導致火災,給公共安全帶來隱患。
市民可通過佩戴口罩、墨鏡遮擋飛絮;車輛應及時清理汽車散熱裝置,避免開鍋熄火;提高防火安全意識,禁止用明火引燃飛絮;不要隨意丟棄煙頭;注意檢查排煙道及老化電線線路等。
編輯:xiongsiyan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