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發展特色小鎮 打開城鎮化內生空間
25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新型城鎮化與特色小鎮發展新聞發布會,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陳亞軍表示,新型城鎮化總體進展良好,未來要以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鎮發展為重點,著力補齊城鎮體系的短板,開拓城鎮化增長的內生空間。
目前,我國新型城鎮化試點地區已經覆蓋到兩個省,135個城市和鎮,試點地區在放寬落戶條件、提高居住證含金量、健全城鎮化投融資機制等方面創造的經驗正逐步向全國推廣。
“我們特色小鎮建設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翁建榮介紹發展特色小鎮建設經驗時強調。浙江的特色小鎮不按行政區劃來定,“非鎮非區”,是一個創新發展的平臺。小而美,小而特,每一個特色小鎮各司其職,主攻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等七大“萬億”產業或者浙江的茶葉、絲綢、黃酒等歷史經典產業。貴州立足實際,提出建設100個示范小城鎮戰略,走出了一條“蒸小籠、串珍珠”的小城鎮組團式發展新路,旅游小鎮、白酒小鎮、茶葉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別讓特色小鎮傷了群眾
近日,筆者下鄉到一個正在建設的特色小鎮調研,聽到幾名農民對此頗有微詞。一位群眾指著剛拆掉的房屋氣憤地說:【詳細】
無品質支撐的特色小鎮還能“火”幾年?
近年來,特色小鎮建設在我國如火如荼、遍地開花。但中投顧問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特色小鎮建設深度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全國入庫特色小鎮項目共計11260個,投資額13.5萬億元,落地率為 31.6%。【詳細】
特色小鎮需要“減負”再出發
特色小鎮建設已進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