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力修復水生態 千億投資加速水務建設
防洪澇:完成7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
創新點:踐行“生態治河”理念,變“裁彎取直”為“回歸自然”
三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給北京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慘痛記憶。
2012年“7˙21”特大自然災害發生后,北京市啟動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系統性最強的防洪水利工程建設,對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進行達標治理,消除安全隱患。
記者在房山區大件路南側看到,昔日水毀嚴重的大石河河道如今已經變成了一個景色宜人的休閑公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經過治理,大石河河道現在平均寬五六十米,最寬的地方達到數百米,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北京市水務局副巡視員楊進懷介紹說,“我們在中小河道綜合治理中踐行‘生態治河’的理念,興修水利不再建筆直的河床、冰冷的護砌,而是還原河流的自然形態,宜彎則彎、宜寬則寬。”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已完成78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不僅防洪標準從不足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而且還形成了300余公里的水走廊和近千公里的綠化走廊,留下百余座濱水生態公園。到2016年汛期之前,全市1460公里中小河道治理將全面完成。
下凹式立交橋區曾是城區防汛“短板”,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張建新介紹,橋下積水,主要靠泵站將雨水抽走,排水能力一般為可及時抽走1至3年一遇的降雨。近年來通過對雨水泵站進行升級改造,可以達到10年一遇的防汛等級,也就是能抵御每小時67毫米的降雨,這比“7˙21”時的防汛能力提升了約50%。
除了硬件的改善,與防汛有關的制度建設也及時跟上。記者了解到,北京在原來設立單一指揮部的基礎上構建了“1+7+5+16”的防汛指揮體系,即“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七個由專業部門分別牽頭的道路交通、地下管線、地質災害等專項分指揮部+永定河、潮白河等五大流域防汛指揮部+十六個區縣防汛指揮部”。
這個體系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堅持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領導下,調動各專業部門和區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各成員單位作用,形成管理規范、協調有序、權責明確、步調一致的聯動機制,防汛決策指揮能力、預報預警能力和社會動員能力明顯提高。
治污染:污水處理能力較5年前提升50%
創新點:提升標準和能力,污水處理從“無害化”向“資源化”轉變
永定河被譽為北京的“母親河”,然而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永定河上游來水急劇下降、河道斷流,污水和工業廢料、建筑渣土被倒入河道,周邊環境惡化,揚塵滿天。
拯救母親河,水源問題成為治理的關鍵。那么水從何來?北京市水務部門創造性提出以再生水和雨洪水為主、以官廳水庫為補充、流域外調水參與調配的水資源配置思路。“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后的再生水,這成為永定河治理工程中的最大亮點。”永定河管理處黨委書記張茂富說。
北京水資源嚴重短缺,“開發利用再生水,實現資源利用、污染減排和環境改善相結合,是同時化解北京市水資源緊缺和水環境污染兩大難題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北京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介紹。
“十二五”期間,北京頒布實施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在全國率先將污水處理廠主要出水指標提升到地表水Ⅳ類標準,為再生水的廣泛利用奠定了基礎。“以化學需氧量為例,四類地表水標準要求不超過30毫克/升,而一級A和一級B的排放標準分別是不超過50毫克/升、60毫克/升。”北京排水集團負責人介紹說。
經過生態治理,如今曾經斷流30年的永定河,恢復了清水淙淙、魚兒游弋的美景。沿途的門城湖、蓮石湖、園博湖、曉月湖和宛平湖,宛如五顆明珠,點綴在這條蜿蜒的“玉帶”上。一河帶五湖,為市民賞水、游覽、休閑提供了舒適宜人的環境。
永定河的重生,正是北京市加大水環境污染治理,實施河湖水生態修復,打造城市景觀“新名片”的一個縮影。潘安君告訴記者,在中心城區,我們對南護城河、永定河引水渠等主要河道實施清淤和環境整治,對“六海”、動物園湖等重點水域實施水質改善工程,開工建設清河、涼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實施排污口截污治理,打造“水清、岸綠、安全、宜人”的水環境;在郊區,結合萬畝濱河森林公園建設,對新城河道實施綜合治理。加大城市河湖再生水利用,增加生態用水量,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
目前生態補水已成為再生水的最大用戶,全市七成以上河湖補水來自再生水,每年使用量達到4.8億立方米。為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北京市出臺了《三年行動方案(2013—2015年)》,預計到“十二五”末,全市可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28萬立方米/日,比“十一五”末增加50%,減少入河排污量,從源頭改善河湖水質。
水潤萬物生輝,萬物上善若水。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北京市各項水務建設將更有效地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支撐,也將更貼近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