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東南五市成立旅游聯盟 打造“祖脈文化”品牌
3日,由甘肅天水、慶陽、平涼、定西和隴南五市共同發起的“隴東南五市旅游聯盟”正式成立,旨在通過整合五地力量,報團營銷,共同開發隴東南祖脈旅游和養生游環形線路,開創區域旅游聯動發展新局面。
當日,甘肅旅游改革發展調度暨隴東南祖脈文化圈旅游聯動推進會在甘肅天水舉行。天水市市長楊維俊介紹,隴東南五市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東西方商貿流通的集散區域,境內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中醫藥文化積淀深厚,交相輝映。
“該聯盟的成立于五市來說,既有現實基礎、共同平臺,又有美好前景。”楊維俊解釋,這是因為該區域以伏羲女媧、皇帝炎帝、周祖秦祖、李氏趙氏等為主的祖脈文化源遠流長,是國家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創新區的核心地。
記者會上獲悉,“隴東南五市旅游聯盟”已選擇天水市作為秘書處常設地。業務經費來源,則由每年8月召開的聯席會議根據開展工作和相關活動的預算,安排五市按比例承擔。
蘭州大學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陳興解讀“隴東南五市旅游聯盟”總體規劃時表示,聯動發展將深挖五市旅游資源特色內涵,優化現代旅游業態在區域內部的差異化布局,構建多元互補的產品體系;推出新型旅游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創新發展文化、養生、保健、休閑、度假、商務、研學等新興旅游業態,共推區域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會議期間,五市官員“輪番上陣”,推介各地旅游產品差異化體系。接下來,天水市將重點發展伏羲尋根祭祖游、百里石窟藝術走廊游、絲路名城古韻游,培育三國文化,溫泉康體等生長性線路;慶陽市力推南梁紅色旅游品牌,依托刺繡、皮影等藝術技能發展鄉村和民俗游;平涼市則計劃依托崆峒山,大云寺景區建成國內知名養生圣地。
同時,定西市表示會依托中藥材種植,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游、依托馬家窯文化和齊家等發展古遺址文化游。隴南市表示會以官鵝溝大景區為抓手,加快建設山水生態游景區,推出秦漢三國文化游,茶鄉品茗游,酒鄉考察體驗游等8條特色線路。
會上,隴東南五市政府與省內外旅行社簽署了合作協議。隨后,甘肅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姚東重點推介了涵蓋定西隴西李家龍宮、千年藥材養生體驗中心,天水麥積山石窟、羲皇養生道,隴南茶道養生、官鵝溝山水養生等元素的定西--天水--隴南五日游;涵蓋崆峒武術、國醫養生調理、岐黃中醫藥文化博物館、農耕博物館等元素的平涼--慶陽七日游等五條祖脈文化·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路線。
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連緝,首先肯定了甘肅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勢頭及成果。同時他指出,甘肅旅游仍然存在產業“部門化”意識、“靠山吃山”傳統思想觀念、旅游資源無法跨區域發展、戰略投資伙伴拿不下來等問題。
“旅游產業作為國家倡導產業,它可以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城市建設,提高財政收入、增加就業富民……具有全局性戰略。”連緝提出,甘肅今后發展旅游業要本著開放、創新、協調的觀念進行,把這項與國際接軌的產業做好。
編輯:wangying
相關閱讀
甘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開園
近日,甘肅白銀火焰山國家礦山公園揭牌開園,正式向游客開放。目前,這個集礦業遺跡保護、地質科普教育及休閑、觀光、游覽于一體的公園已經成為愛國主義教育、黨史教育及科普知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詳細】
甘肅實現自然保護區司法審判機構全覆蓋
隨著白龍江林區法院近日掛牌成立,甘肅省實現了重點林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司法審判機構的全覆蓋。【詳細】
甘肅探索建立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將以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抓手,將生態保護補償與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