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興:城市應“彈性適應”環境變化
“城市不僅是造成水危機的源頭,而且是解決之道。”在9月19日開幕的2015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仇保興在作大會學術報告時說,建設海綿城市是順應自然之舉,其本質是城鎮化與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通過轉變城市排水防澇思路,使城市開發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變,最終讓城市“彈性適應”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
仇保興認為,建設海綿城市不是重編城市規劃,而是將海綿城市理念貫徹到城市規劃各個方面;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實現多層次水微循環;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統,而是對該系統的強化和優化。
在如何建設海綿城市上,仇保興表示實現海綿城市的途徑有3種,即區域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城市規劃區海綿城市設計與改造、建設雨水利用和中水回用。
仇保興說,海綿城市規劃與智慧水務是協調海綿城市各單元有效運行的兩大系統工程,區域、城市、社區、建筑等4個層次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側重點有所不同,需要上下結合推動系統創新。對此,仇保興建議分區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海綿度”測評并給予獎勵,引導海綿城市建設。
目前,我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4.77%,按照新型城鎮化目標,到2020年我國城鎮化率將超過60%,意味著更多農村人口將轉移到城市生活,新形勢下城鄉規劃將面臨更多機遇和挑戰。據了解,經國務院批準,旨在引領“十三五”我國城鎮化總體規劃建設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目前正在編制中,有望明年完成。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中,我國城鄉規劃正在加快轉型升級。正在編制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將為我國推進省域空間規劃、108個城市總體規劃、鄉村規劃以及地下管廊和海綿城市建設等提供重要指引。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