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師詳解南京大校場區域未來新模樣 變身城市客廳
規劃師詳解南京大校場區域未來新模樣——86歲老機場,變身城市文化客廳
昨日,記者多方證實,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將落戶大校場片區。二檔館之外,還有諸多文化綜合體項目正在洽談之中。把民國老機場變成城市文化客廳、文創產業高地的設想,已開始從規劃走向現實操作。
自7月底大校場關閉搬遷以來,如何讓南京主城這最后一塊黃金寶地產出黃金價值,始終是街談巷議的熱點。南京規劃這塊黃金寶地,不僅是側重“文化功能”,還要為“風”留下通道,再現“傳統街區”,大校場諸多規劃理念讓人耳目一新。
織補“城市空洞”,留出通風廊道
大校場機場始建于1929年,解放前一度是國內最高級別的航空總站。位于南京主城東南邊,北臨秦淮河、運糧河,西至大明路,西南接寧溧路,東南至繞城公路,總面積近10平方公里。隨著城市的發展,大校場從城市邊緣走向城市核心,成為主城聯通南部和加強城市東西向連接的重要區域。但多年以來,大校場用作軍用機場,包括道路在內的所有城市建設或繞道而行,或戛然而止。
大校場機場搬遷,10平方公里的空間交給城市。這片居于主城、體量巨大、承載著86年歷史記憶的獨特空間該如何建設,南京城的百姓、專家和全國規劃界都在關注。
東南大學城市空間研究所所長段進教授領銜大校場片區規劃和城市設計,研究該區域11年。他介紹,放眼全國,大城市的主城建設均趨成熟,大校場這樣的空間顯得非常稀有。大校場規劃清晰地體現了兩大理念,一是要織補“城市空洞”;二是要保留通風廊道。
大校場片區未受城市發展影響,形成城市的“空洞”,這個巨大的“空洞”,面積是新街口地區的5倍。今后,交通、生活配套、城市功能的“空洞”都將一一補上。在交通上,江寧和主城相鄰區域的一大半都在大校場,大校場將打通三條南北向快速通道,苜蓿園大街會南延、國際路要南下,大幅提升江寧和主城通行能力。在地下交通方面,5號線、6號線和10號線貫穿大校場,是片區的核心站點,加上外圍的3號線、13號線,大校場均衡規劃了10大站點,實現大校場對外交通四通八達。在配套上,南京中醫院將整體搬遷至大校場片區。
段進提出,大校場客觀上為城市留出了一條東南—西北向的通風廊道,非常難得。這條通風廊道使城市東南和西北向形成對流,讓風吹進城市,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未來的大校場一定會保留通風廊道,具體做法是,大校場東南側的七橋甕濕地公園和周邊總共2平方公里區域不開發,2600米長、60多米寬的主跑道保留。同時,主跑道北側一整個街區,全部規劃成多層。
聚焦文創產業,建設圖書之都
大校場發展什么樣的產業,是議論的焦點。在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主城最后一塊連片的黃金寶地,要瞄準高端商務,引進頂級策劃,打造天價地塊、天價樓盤,吸引最高端的產業,將黃金地塊發揮出黃金價值;在坊間,較有吸引力的一種觀點是,利用大校場現成的跑道、油庫等機場條件,發展方興未艾的通用航空事業。
每一種觀點的背后,是對大校場未來走向的熱切關注,體現了不同的城市發展理念。南京對大校場的定位是城市文化客廳、文化與文創產業高地,文創產業將成為大校場的主導產業。
在早期的規劃中,商務是大校場的重要功能,最后選擇了文創,主要是為了和南京南站地區錯位發展。二者緊臨,都是南部新城的組成部分,南京南站區域主攻商務、商業和總部經濟。
至于通用航空產業,相關人士表示,國家早有相關布點,且通用航空需要更開闊的空間,主城不宜。
文創產業能承受該區域的地價嗎?對城市能有多大財稅貢獻?很多人疑惑。包括臺灣著名建筑學家夏鑄九在內的多位海內外學者建議,將出版產業作為新興支柱產業,規劃建設南京圖書城。而大校場無疑是發展出版業的最好區域。他們以韓國坡州出版城為例,那里距離首爾38公里,集聚了260多家公司,實現出版、印刷、影像、廣播、通信、大學等各類機構的合作整合,創造出3萬崗位,每年光舉辦文化活動就帶來1600多億韓元(折合人民幣90多億元)產業收入,成為展示國家文化活力的窗口。
南京相關部門正在就建設大校場南京圖書城做前期準備,跑道兩側有望結合規劃布局圖書城基地,發展附加值比較高的策劃、制版、展銷產業,附加值較低的印刷、物流倉儲擬布局在繞城公路之外。
留下城市記憶,重現傳統慢生活
機場跑道、航運樓、美齡宮、飛機大件庫、瞭望塔、油庫都會得到保留,大校場將繼續承載歷史記憶。
在主跑道北側,集中規劃建設大型的文化綜合體項目,在地鐵站周邊,布局超高層、高密度建筑,爭取地塊效益最大化。除此,大校場的整體布局呈現小街區密路網的特色,即“小門小店小公司,路窄路多宜慢行”。
南京主城最后這塊黃金地將再現傳統街區的城市氛圍,小“街”“市”多,大馬路少。大校場規劃有多條慢生活走廊,類似中國傳統商業街市的步行通道,兩側是幼兒園、菜場、小公園、小商店等生活服務配套,車輛禁行,小孩可跑可奔,安全無憂。
大部分區域采取產居混合模式,產業和居住交融一體,用于居住還是創業,全憑購買者自由選擇。
自7月底大校場搬遷以來,已有不少文化機構前來洽談投資落戶,相關人士表示,不擔心大校場的人氣。至于地價,交給市場,市場會遴選出那里的居民和產業。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