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制定“1+9”文件 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
關于改革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方案
以項目定資金推進第三方評價
1.改變各部門一個事項設立一個專項資金和以資金定項目的做法,按照“先有事項,后有資金”的原則,以項目定資金。
2.部門一般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推進“同行評議”、“第三方評價”、“國際評價”等評價方法。
3.改革無償資助方式,設立若干只天使基金、創投基金,專項支持種子期和初創期的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壯大;設立應急資金,為貸款即將到期而足額還貸出現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提供按期還貸、續貸的短期周轉資金;設立“青桐基金”,以股權投資方式專項扶持大學生創業創新;設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金,為小微企業貸款損失提供適當補償;推行小額貸款保證保險,為小額貸款提供保底方案;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參與方給予適當補貼和風險補償。
4.發放創新補貼普惠券,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實驗室和企業科學儀器設備向社會開放服務,鼓勵社會化服務示范中介機構為創新創業企業提供人才培訓、創業輔導、法律維權、管理咨詢、財稅代理、知識產權、信息服務等一條龍的政府集成服務。改“直接補”為“間接補”,改“前資助”為“后補助”。
5.資金給了誰,給了多少,怎么給的,要永久在網上公示,實現所有項目申報、審批核撥、網上辦理一體化運作。
關于加快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施方案
鼓勵市屬媒體創新創業
1.力爭在三年內提升媒體影響力,打造100支媒體融合創業團隊,培育和引進1000名互聯網運營管理人員和互聯網媒體產品經理,擁有超過10000名專業化互聯網媒體采編人員和技術人才,通過媒體融合,將長江日報傳媒集團、武漢廣播影視傳媒集團打造成副省級城市中具有領先地位的現代傳媒企業,全市培育不少于100家互聯網媒體企業。
2.鼓勵符合條件的新媒體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在新三板掛牌或上市交易,要創新技術手段,創新業務流程,創新傳播平臺,創新應用服務和創新商業模式。
3.組建武漢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等,重點扶持媒體項目和新媒體企業,對新媒體公司、新媒體平臺資質申請、投資融資、掛牌上市等開辟綠色通道。可創新分配方式,新媒體股份制改造中探索高管和核心團隊成員持股。鼓勵市屬媒體內部創新創業,允許離崗創業,市屬媒體工作人員經所在單位批準可離崗興辦新媒體企業,5年內原有身份不變。
4.三年內集中力量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長江新聞”全國輿論平臺、“黃鶴云”新媒體聚合平臺、“武漢云生活”綜合服務平臺、“閱讀武漢”數字出版平臺、協同創新技術支撐平臺;組建長報集團、武漢廣電、武漢出版三大集團技術中心;媒體融合創業孵化平臺,為創業團隊提供創業輔導、教育培訓、技術開發、管理咨詢、宣傳推廣、創業投資等綜合服務。
專家解讀
這是武漢創新的一次頂層設計
“2013年武漢啟動了一些改革,但很不夠,別的城市做得更快。武漢要發展,需要全面創新改革。”作為網絡名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昨日受邀參加全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動員大會,9份正在討論中的方案意見正拿在手中細讀。
他認為,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的大背景下,武漢確實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比如,130萬大學生數量世界第1,63位兩院院士全國第3,但是科技成果流失達到70%。新技術、新成果如何轉化成經濟拉動力,尚未探索出一條合適的路徑,武漢正面臨經濟發展動力轉換和留不住優秀企業的尷尬;武漢改革動作已經落后一些城市很多,一些政策雖然出臺,創新尚未成為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
這些方案意見出臺,是武漢創新的一次頂層設計,體現了這座城市對未來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能想到的都列了出來,很全面,關鍵在落實”,葉青表示,市場的決定作用在這些文件中貫穿始終,圍繞資金和用地等關鍵問題做文章,顯示出政府堅定不移支持企業的決心,以及把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地位的態度。”當然,這些措施在今后的實踐中還需要不斷細化和完善。”
葉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建議,文件內容豐富,可能有些企業不一定看得到,希望相關部門能用網絡手段對文件內容進行完整地展示,方便企業了解最新的政策,擴大政策影響力,推動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體制機制落到實處。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