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濕地文化旅游標準發布
我國第一個濕地文化旅游標準體系—《曹妃甸文化旅游度假區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導目錄》近日在燕山大學通過鑒定并正式發布,填補了目前國內關于濕地文化旅游服務標準的空白,意味著今后唐山市曹妃甸濕地文化旅游服務正式進入標準化時代。
據介紹,該體系由曹妃甸濕地旅游度假區管委會委托,燕山大學劉邦凡教授項目組研制,包括180項標準,由35項服務通用標準、65項服務保障標準和79項服務提供標準三大標準體系組成,其中國家標準68項、行業標準4項、曹妃甸濕地服務標準108項。其核心涵蓋了能源、安全與應急、職業健康、信息、設施設備、服務規范、運行管理等多個領域。
曹妃甸文化旅游度假區位于曹妃甸西部,規劃總面積約120平方公里,是國家4A級景區和省濕地及鳥類自然保護區。從2014年3月底開始,燕山大學劉邦凡教授項目組承擔《曹妃甸文化旅游度假區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導目錄》的研究制定,于今年4月19日通過專家驗收并獲得高度評價。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