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公示歷史文化名城五年規劃
文物古跡
地上文物
保護文物保護單位534處。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3處——
晉祠、龍山石窟、晉陽古城遺址、竇大夫祠、天龍山石窟、王家峰墓群、狐突廟、凈因寺、清源文廟、不二寺、明秀寺、多福寺、永祚寺、婁煩古城遺址、古交遺址、帖木兒塔、崇善寺大悲殿、大王廟(無量殿)、唱經樓、晉源阿育王塔、晉源文廟、清徐堯廟、辛莊開化寺、古交千佛寺、太原純陽宮、太原文廟、太原大關帝廟、太山龍泉寺、前斧柯懸泉寺、太原清真寺、太原天主教堂、山西大學堂舊址、中共太原支部舊址。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包括——
孟家井瓷窯遺址、東太堡遺址、嚴香寺等。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5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33處。保護太原市文物單位,317處(其中市區278處)。
限期拆除不二寺、明秀寺、清泉寺、清徐堯廟、辛莊開化寺、壽寧寺、南肖墻關帝廟各處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現存與文物整體風貌不協調的建筑。
規范晉祠、天龍山石窟、龍山石窟、永祚寺、南十方院等文物保護單位的宗教和旅游活動,加強管理,避免對文物建筑造成不良影響。
遷移壓占晉陽古城城墻遺址、建筑基址的古城營村、南城角村房屋建筑。
地下埋藏
劃定西山地下文物埋藏區,其范圍南起姚村,北至呼延村,東臨汾河,西沿西山一帶。面積,366km2。
劃定東山地下文物埋藏區,其范圍南起武宿,北至河底、西堰村,東至東山淺山地區,西至上蘭村、南塢城村。面積,約89km2。
地下文物埋藏區保護界線范圍內——
道路交通建設、市政管線建設、房屋建設以及農業活動等,不得危及地下文物的安全。
建設工程,必須經過考古調查勘探,建設單位持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同意建設證明文件,方可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經考古調查勘探,地下確有文物遺存的,應當先期申請進行與工程范圍相應的考古發掘。
歷史建筑
保護歷史建筑包括20世紀遺產等重要保護內容),合計57項、211處。
對明太原縣城北大街西側關帝廟、西大街北側隆恩寺的建筑遺構進行搶救性保護。
文化遺產
保護列入國家、省、市級名錄的49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總體方針。
對全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發掘、記錄、整理、登記,建立檔案和數據庫。
搶救性保護拔花花、劉家堡點燈山、太原面食、曲繡4項已經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籌建太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博物館或展示中心,在有條件的區、縣(市)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館。
建立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傳統面食制作技藝、老陳醋釀制技藝(美和居)、郭杜林晉式月餅制作技藝、六味齋醬肉傳統制作技藝、清徐彩門樓文化、磚雕、琉璃燒制技藝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基地,使之成為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
另外,公示征求意見稿,還包括“歷史文化名城展示與利用”、“規劃實施與管理”等章節。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