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入選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近日,由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等11個部委聯合公布的全國首批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名單顯示,黔西南州成功入圍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
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等11個部委聯合啟動了國家級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建設工作,計劃從今年開始,用5年時間探索生態保護與建設的先進經驗和做法。在示范區建設期間,國家將加大對示范區的支持力度,同等條件下優先安排有關專項資金和實施相關政策,支持、推動示范區各項生態保護與建設任務的落實。
作為全省石漠化最為嚴重地區之一,黔西南州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近年來通過堅持扶貧開發、石漠化治理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造血式扶貧新路,因地制宜探索出產業化治理石漠化的巖溶山區高海拔地區種草養畜“晴隆模式”、低海拔地區種植花椒的“頂壇模式”、中海拔地區種植金銀花的“坪上模式”和低熱河谷地區種植早熟蔬菜的“者樓模式”。據悉,該州將以入圍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為契機,突出創新和示范兩個重點內容,通過在鄉鎮一級實施“以樹為綱、綠色小康”、退耕還林還草工程、“153示范帶動”工程、發展林下經濟、建設南方草都,實現“石漠化山頭綠起來”等重點工作,積極探索生態保護與建設的規劃實施、制度建設、投入機制、科技支撐等方面經驗,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確保示范區建設取得實效。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