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館新館:現代建筑展現古老文化
云南省博物館新館占地150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外形呈正方體,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顆印”式傳統民居建筑,把古老文化巧妙地融合在現代建筑中。
建筑風格體現云南氣質
云南省委、省政府在2006年4月批準了云南省博物館新館建設項目。該項目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三大標志性文化設施建設項目之一,是一項重要的文化民生工程,也是建設民族文化強省的重大舉措。
新館建筑邊長104米,通高39米,貫穿多層的狹長縫造型,隱喻馳名中外的“石林”景觀。同時,外墻全部采用金屬穿孔板,上面涂抹了一層古銅色的涂料,不僅起到了隔熱效果,也巧妙地展現了云南有色金屬王國的地位。
云南省博物館新館建筑方案由香港許李嚴建筑師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按其設計理念,云南省是我國眾多少數民族的家鄉,各民族在這塊豐饒的土地上融洽生活。蒼山、洱海、滇池、石林等各種特色地貌以及氣候環境,展現云南多彩多姿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新館洋溢著云南自然風貌和歷史文化氣質,建筑理念源自石林自然體態,嶙峋山體后卻別有洞天,尋幽探秘,而發思古之心情。設計上,盡量利用自然條件,融合環??萍迹禾柲馨?、院落自然通風、土生植物,以減低能耗,保護環境。
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戴宗品介紹,與老館相比,新館占地面積是老館的10倍,展廳面積比老館的4200平方米要大很多,可容納參觀人數也大大增加。據了解,新館建成后將可同時容納3000人次,而老館可同時接納參觀者不超過2000人。
內部構造展示科技含量
新館的入口通道呈由窄至寬的喇叭形,到達大廳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通道上空采用“一線天”的設計,并有一幅巨大的金飾片作為裝飾,金飾片上的圖案取自滇王墓出土的文物。
新館大廳寬敞明亮,包含了聞訊臺、游客中心、咖啡廳、文創產品商店、衛生間等服務場所以及供舉辦影視、學術活動的報告廳。最大亮點為懸掛于中庭右側的“玻璃盒子”建筑。據戴宗品介紹,該“玻璃盒子”的二樓設計為兒童體驗中心,三樓是中國文化體驗中心,以完善觀眾的參觀體驗。
走進新館,穿過“一線天”,眼前豁然開朗,寬闊的大堂立刻出現在眼前。大堂面積約1600平方米,高22米,寬敞明亮的大廳,為日后開展各種公共文化活動提供了很好的場地。環顧四周,還有許多巧妙的擺設和裝修,不僅獨具匠心,其背后都蘊含著深刻的云南歷史文化含義。
在景觀方面,新館內外大量采用云南本土的多種門類植物,各種植物達100余種,并輔以水景元素,彰顯云南“植物王國”的獨特魅力。中庭四個不封頂的天井內種植著茶花、檳榔、竹,在滿足綠化的同時,達到了引入自然光,補充大堂采光的作用。通過科學巧妙的設計,主樓實現了對自然光的有效利用,在達到節能環保目的同時,滿足觀眾渴求貼近自然、回歸淳樸的心理訴求。因此,新館是一座“會呼吸的博物館”。
戴宗品介紹,作為一座蘊含高科技的博物館,新館的每個展廳都是大空間設計,隨機性較大,可根據布展內容,布置大展覽和小展覽。同時,新館還采用了恒溫恒濕系統,能保證重要文物處在恒定的溫濕度環境下,保護文物不受破壞或腐蝕。
除此之外,新館與眾不同之處就是采用了國際先進的橡膠隔震技術。新館自地下一層起的主體建筑實際上是置放在166個橡膠隔震支座之上。為達到防震的最大效果,主體建筑與四周建筑體間有60厘米寬的抗震緩沖縫,稱之為“防震縫”。據介紹,這種技術的引入和應用也是西南片區博物館中第一家。建成之后,可以抵御9級地震,為館藏文物提供了安全保護。
同時,省博物館新館主體建筑樓頂已布設了裝機發電量為327千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這些發電面板通過多個光伏陣列匯流箱,對省博物館內的照明設施進行供電,“目前,施工工程用電全部由這些發電設備提供,將來新館運行,發電設備不僅能保證全館照明,而且還能并網發電,向外供電。”
除了供電自給自足之外,新館還配備了中水處理設備,今后,雨水和污水將集中回收、集中處理,產生的中水供省博物館新館沖廁、灌溉花草樹木等循環回用,體現了節能環保的理念。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