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獲得實質進展
保護環境關鍵在于落實相關制度法規。宋欣表示,中國在完善環保法律法規、鼓勵科技創新、轉換經濟生產模式、倡導節約綠色消費方式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數舉并進昭示著中國正在向環境污染全面宣戰。“首先,近年來中國對環保法進行大修,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各類環保章程和排放標準,解決了生態環境治理‘有法可依’的問題。環保部的職能得到了空前加強,讓人相信‘執法必嚴’絕不是一句空話。其次,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模式,強調綠色發展,比如,降低了低端制造業及高能耗低科技含量的工礦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等。此外,鼓勵公眾參與環保
【摘要】在地球日來臨之際,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分析了過去20年的衛星監測數據發現,近些年來,全球植被覆蓋率呈上升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多年持續進行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增加了本國的植被覆蓋。
劉慧繪
4月22日是第四十六個世界地球日,旨在增強民眾關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在地球日來臨之際,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分析了過去20年的衛星監測數據發現,近些年來,全球植被覆蓋率呈上升趨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多年持續進行了大規模植樹造林活動,增加了本國的植被覆蓋。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贏得廣泛國際贊譽。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