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型城鎮化規劃即將出臺
“新型城鎮化,在當前是一個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工作。推進得好的話,有利于當前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黨組書記何健做客川網會客廳,就新型城鎮化、保障房建設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他表示,“任何城市的發展都要把宜居放在首位,而之前我們的要求多是宜業宜商。”
新型城鎮化首治“大城市病”
何健介紹說,十八大后,新型城鎮化建設思路有了根本性轉變,“以前做城市建設規劃的時候,一味求大、攤大餅,建大馬路,大廣場,這就導致公共資源不斷往大城市傾斜,城市本身卻難以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和功能。同時,缺乏資源的中小城市則難以發展,導致城鎮之間發展不平衡。”
在何健看來,中心城市承載功能過多,是其不堪重負的主要原因。他以首都為例,由于首都的城市定位賦予了其很多內容,既是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又是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最好的大學最多,醫療資源最多,大量央企總部也都在北京,大量現代汽車制造業也落戶——一個城市賦予過多功能后,必然帶來更大的城市擴張,讓城市負擔更重。”
他介紹說,治療大城市病,其切入點是去功能化。“首都的經驗是,把非首都的核心功能都要去掉,只保留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增加對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把經濟中心去掉,意味著北京市的制造業要有序搬離,把金融中心去掉,那么金融總部也要有序搬離,物流集散中心去掉,也會涉及大量搬遷。
“大的東西不說,北京最近遷出最大的兩個批發市場,就已經至少遷出去30萬人口。”何健表示,同樣的道理適用于成都等省會城市,只能把不是省會城市的核心功能轉移出去,才能解決大城市病,“這就是規劃理念的轉變,思想問題解決了,就能解決實際問題。”
城鄉統籌是新型城鎮化抓手
何健表示,新型城鎮化最重要的是城鄉統籌。“以前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度重視城市,造成農村的空心化,為什么農村全是老人全是兒童?讓農村越來越缺乏吸引力,那就是我們統籌城鄉沒做好。”
他介紹說,在新的規劃理念下,四川現在已經采取了很多措施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比如說新型農業的發展等等。大力促進三農發展,新型城鎮化才是健康的。”
他表示,十八大后,我省原本已審批的城鎮規劃全部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并將出臺四川省城市發展終極規模的導則,“(城市規模)該縮小的縮小,不能‘攤大餅’。”何健介紹說,“這會遏制住各地拼命往大發展城市的沖動。”他表示,四川曾有三個城市都強烈要求建百萬人口大城市,但實際上,這幾個城市中心城市人口才20萬左右。
此外,《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也即將出臺,文件中明確提出了優化城鎮布局和形態、增強城鎮就業吸納能力、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提高城鎮建設水平和質量、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改革完善城鎮化發展體制機制等7個方面的建設任務。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美如仙境!四川又添兩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共有31家地質公園入選,四川有兩個,分別是四川鹽邊格薩拉地質公園、四川達古冰山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國家地質公園數量增加至16個,位居全國第一。【詳細】
新型城鎮化等將成政府投融資主要方向
日前,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