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住宅“私人訂制”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習近平主席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講的這句話,正在各個領域不斷得到印證。即便是我們居住的房子,如今竟也能直接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日前,亮相蘇州工業園區的數幢建筑,便是采用此種技術建造而成。
建造方提供的數據顯示,采用3D打印技術建造房子,在節省材料、縮短工期、節能環保方面頗具優勢,然而,這種打印出來的房子會不會存在質量和安全方面的問題?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對此,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BIM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魏來在接受《中國建設報·中國住房》記者獨家專訪時稱:“用3D技術打印建筑,是對建筑業的一場技術性革命,但打印建筑在強度、剛度、耐久性等方面的綜合性能還有待進一步驗證,技術上還欠火候。因此,目前該方式還處于實驗階段,很難獲得大規模推廣應用。”
性能待考
日前,亮相蘇州工業園區的采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房子,包括一棟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別墅、一棟5層居民樓和一棟簡易展廳等。其實,3D打印建造方式在建筑領域另有更專業的稱謂——增材疊加或快速成型,工作原理與切削原材料的傳統減材制造方法相反,屬于逐層增材制造物件。
盡管出于商業秘密考慮,房子建造方盈創新材料(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盈創)并未對外展示建造用的3D打印機,但該公司總經理鄭建還是詳悉介紹了這臺打印機的情況:高6.6米、寬10米、長32米,底部占地面積有一個籃球場大,高度有3層樓高。打印的材料寬度只能是1.2米,但長度可以無限長。根據電腦設計圖紙和方案,由電腦操控一個巨大噴口噴射出“油墨”,“油墨”呈“Z”字形排列,層層疊加,很快便砌起了一面高墻。之后,墻與墻之間還可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再用鋼筋水泥進行二次打印灌注連成一體。打印使用的“油墨”,實際上是由少量鋼筋、水泥和建筑垃圾制成,“使用3D技術打印房子可節約建筑材料30%左右,節約人工50%左右,工期更是大大縮短,這棟別墅面積約1100平方米,只需3個工人忙3天時間,打印需1天、拼裝需2天”。
對于輿論關注的3D打印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在質量方面,此前據蘇州盈創所屬總公司上海盈創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原材料是高強度混凝土,不比傳統建筑的強度和安全性差,生命周期同樣可以達到三五十年。而在安全性方面,鄭建則稱:“3D打印的墻體強度是普通水泥的5倍,且因中空而更加保溫。整棟建筑質量更輕,理論上說抗震效果會更佳。”其所在公司還與中建八局、上海同濟建筑設計院等單位聯合制定了3D打印建筑的國內行業標準。而魏來則認為,“企業標準和國家標準不具備可比性,關于建筑物的質量和安全性能,要么通過權威專家組鑒定,給出明確的鑒定意見;要么滿足國家標準,否則,是不能上市出售的,而目前我國尚無這方面的國家標準”。
魏來進一步分析認為,三維通過技術打印出來,改變了傳統的房屋建造技術。“所見即所得”,三維化、數字化建造方式是建筑學領域的一次巨大的進步,不僅避免了很多處理措施問題,還擴展了人們的認知領域。但目前該技術還存在不少局限,主要是材料和方式還有待改進,還不能完全跟其他技術兼容,比如同BIM技術的結合,就存在不少問題。同時,3D打印建筑的配套政策、標準還不成熟。企業目前出售的產品,只是試驗品。
影響尚早
盡管尚處于試驗階段,但蘇州盈創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房子卻已實實在在地擺在了那里。那么,這批打印出來的房子能否得到市場認可?銷售情況如何?截至發稿時,記者仍未收到負責該公司統一對外宣傳聯絡的總公司上海盈創公司的回函。
而據鄭建此前介紹,現場展示的1100平方米的3D打印別墅只是樣板房,以后在上海浦東區的售價是8000多萬元,而打印這套別墅的實際成本只需要100多萬元,目前已預訂出10套。其實早在去年底,該公司的此類打印建筑就已經投放國際市場,埃及政府訂購了2萬套平房,作為當地的臨時安置房。最近又有兩家單位分別訂購了一套別墅和一套異形建筑。由于3D打印墻體特殊的保溫效果,也有一些冷庫制造商主動找上門。建筑結構越復雜,3D打印技術的優勢越明顯,江陰一家農家樂旅游公司正在與該公司洽談,未來有可能要造一些“大蘿卜房”、“大白菜房”之類的異形房。
談及3D打印建造技術在普通住宅的市場前景,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房屋作為重要的不動產,安全性至關重要,購房者不可能單從成本考慮。“即便現在能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普通住宅,也不會對樓市產生實質性影響,至少5年內對房地產市場很難產生影響。首先該技術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走出試驗階段,3D打印的房子能不能夠達到傳統建筑方法的技術指標,這還需要驗證。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靠3D打印機普及住宅‘私人訂制’,過程還很長。不過,這種方式建造的住宅最終會因人工成本的增加而逐漸進入市場應用階段”。
據魏來介紹,采用3D打印機打印房子和傳統建造方法并不矛盾,從目前技術成熟度來看,需要數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將3D打印技術應用到具有功能性的建筑體中。至于個人打印房子,實現“私人訂制”,單從技術方面講,已不存在問題,但目前還不具備大規模應用推廣的綜合條件,短期內不現實。“即便拋開標準等其他配套措施不談,現在也沒有真正商業化的3D打印機。目前即便是在3D打印技術更成熟的國外,3D打印房子也是實驗室技術,并沒有進行產業化。對目前的房地產業而言,還談不上影響”。
盡管3D打印住宅對目前的房地產業還談不上影響,但它已經成為實實在在的熱門話題,就連知名房企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也曾不只一次在不同場合提到“我們要用3D打印機打印房子”;盡管3D打印住宅目前依然處于“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階段,但3D打印技術畢竟已經讓造房子變得可以“任性”起來。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