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擬從政策法規層面保護傳統村落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等7部局公布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廣西桂林市灌陽縣灌陽鎮孔家村等20個村落入選,至此,廣西共有“國字號”傳統村落89個。今后,廣西將從政策法規、整體規劃等層面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
在三江縣丹洲村,每逢節假日,這里成為備受國內外游客青睞的旅游目的地。在廣西,不只是丹洲村,很多古村落由于保護開發得當,興起了古村文化旅游熱,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
由于各種原因,廣西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起步較晚,2012年國家啟動傳統村落全面調查后,各地傳統村落搶救保護工作正式鋪開。
針對缺少牽頭機構和人員,廣西成立了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專家委員會和工作組,分別由民族、文化、藝術、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劃、建筑等領域專家和住建、文化、財政等部門相關業務處室技術管理人員組成,負責對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研究和指導。
同時,加大資金扶持。2013-2014年,廣西將第一、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納入村鎮規劃集中行動,每個村補助10萬元編制歷史文化保護發展規劃,積極申報中央項目支持。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還會同文化廳組織專家開展廣西傳統村落現狀情況調查和課題研究,系統調查了傳統村落的文化內涵、民族構成、形成原因、建筑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基礎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相關對策。為擴大宣傳和影響,《廣西傳統村落》系列叢書將于近期出版。
廣西歷史悠久,聚居著12個世居民族,傳統民居豐富而有特色,涵蓋了漢族廣府院落、騎樓和客家圍屋、壯族干欄式和院落、瑤族平地式和苗、侗吊腳樓等10余種建筑類型。為掌握傳統民居譜系,廣西開展傳統民居類型調查統計,系統梳理各地傳統民居分布狀況、民居傳統工藝和砌磚方式等,并建立了傳統工匠、民居建造、設計專家等資料庫。
筆者從廣西住房城鄉建設廳了解到,為有效保護傳統村落,廣西將編制古鎮古村保護發展整體規劃,從自治區層面劃定全區的保護區、保護群和保護帶,促進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同時按照整村保護、片區保護、單棟保護的層級確定每個古村的保護類型,指導各地確定“防震減災、修繕加固、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近期和中遠期建設項目。同時,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的專項研究,建立廣西傳統村落名錄。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吳偉權介紹,今后,將出臺《關于加強廣西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指導意見》,并積極爭取報請自治區人大給予立法保護,從政策法規層面明確傳統村落保護的主要內容、各級政府和部門的工作職責等,使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進入制度化、常態化的工作軌道。
“傳統村落保護是一項龐大、復雜、系統的工程,需要人才、資金、物質的投入和全社會的重視與關注,尤其需要政府主導、群眾參與。”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朱濤說,“廣西傳統村落彌足珍貴,而當務之急是先保護、后利用。”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廣西南丹:巴平梯田美如畫
這是5月13日拍攝的廣西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巴平梯田。初夏時節,雨后放晴,廣西南丹縣芒場鎮巴平村巴平梯田層次分明、波光瀲滟、美不勝收。新華社發(黃尚彪 攝)【詳細】
福建積極預熱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國際大會
8月9日,福建省住建廳發布做好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國際大會預熱活動的通知。【詳細】
最后一批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啟動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下發《關于做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推薦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調查是最后一次全國性調查,力爭將所有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全部納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