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天壇將規劃建設遺址公園
昨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位于陜師大體育學院操場東側、沿用近300年歷史的西安天壇將規劃建設遺址公園。
西安天壇初建于隋,唐代作為皇帝祭天活動的禮儀建筑,沿用了近300年。天壇遺址占地約19.7畝,共四層,全部為土質結構,高約8米,由下向上逐層遞減,最底層直徑約54米,各層高1.5米至2.3米不等。1999年3月,天壇遺址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發掘出土。
天壇遺址公園以保護遺址為前提,規劃建設占地約35畝。根據規劃,遺址公園內將新建兩層天壇博物館及少量配套設施,天壇遺址按原貌展示,遺址周邊新增綠化景觀及園區道路,遺址公園南側規劃長200米、寬30米的綠化廊道,形成以天壇為核心,南北通透的視覺通廊,最終達到文物保護利用與城市綠地建設相結合的目標。遺址公園西側陜師大擬規劃建設占地約24畝的陜師大附中(初中部),建筑風格將與遺址公園保持一致。
據了解,有關部門將依照《天壇遺址公園概念規劃》制定公園建設方案,按照程序向國家文物局報批。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來二連恐龍遺址公園一起研究古生物吧!
4A級旅游景區,位于二連浩特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額仁諾爾鹽池一帶,是內蒙古最早載入國際古生物史冊的恐龍化石產地,園內陸續發現盤足龍、鴨嘴龍、似鳥龍、甲龍、角龍化石十余種,發現恐龍蛋化石在世界上尚屬首次,證實了恐【詳細】
重慶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 “桃心”水坑
位于重慶渝北區石船鎮內的銅鑼山國家礦山遺址公園,是當地政府將上世紀70年代采石留下的礦坑、懸崖絕壁打造而成的。【詳細】
如何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西安給出這樣的方案
在全市范圍內,力爭用3年時間,充分發掘城市地下空間資源,完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配套,緩解停車難等突出矛盾,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環境,初步形成平戰結合、相互連接的城市地下空間體系。【詳細】
鄭州:以生態綠化方式讓古遺“活”起來
鄭州市生態保遺工作推進會在新鄭召開。鄭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市生態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楊福平出席會議。鄭州市財政局、文物局、各縣市區、管委會生態保遺工程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會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