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把生態資源保護融入城鎮化建設
近年來,四川省各地在園林城市建設過程中,高度重視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積極開展園林城市、園林縣城創建活動,提升了城市形象。截至目前,該省已有12個國家園林城市、3個國家園林縣城、兩個國家園林城鎮。2014年,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完成了成都市、綿陽市、峨眉山市等8個城市的國家園林城市復查工作,同時完成了閬中市、郫縣、北川縣國家園林城市初審及上報工作。
今年以來,瀘州市、自貢市、德陽市、眉山市4個城市和郫縣友愛鎮分別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園林城鎮稱號,為歷年來四川省成績最顯著的一年。
在園林城市創建活動中,四川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要求全省各地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原則,注重依托山水和濕地資源,建設自然生態型公園,糾正大草坪、大廣場、大景觀的工作傾向;積極倡導“稻田、麥浪、青紗帳都是城市景觀”的理念,推進田園型公園建設;科學編制綠地系統規劃,促進形成山水人相宜的組團型城市布局;嚴格實施綠線管制,強化城鎮發展的綠色邊界,公園綠地建立綠線公示牌并落地公示;創新建立園林城市(縣城)、園林鎮、園林新村聯創機制,讓園林城市建設成果向鎮村延伸。
該省各園林城市將城市自然生態資源保護利用融入城鎮化建設全過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城市景觀,極大地促進了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的改善。瀘州市拆遷保護城區江邊1.5萬株古桂圓樹,建設260公頃張壩桂圓林公園;自貢市編制實施《山體保護性規劃》,將87座形態完整的自然山體鑲嵌在新老城區;眉山市在中心區建設120公頃的東坡島城市濕地公園,保護了岷江濕地資源;德陽市旌湖兩岸延綿14公里,形成了總面積約396公頃的開敞式環城帶狀公園;樂山市在中心區建設942公頃的嘉州城市綠心,以自然生態為主體,形成了景城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城市核心生態綠地。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柴達木生態保護與治理規劃出臺
12日,記者從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柴達木地區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2018【詳細】
美如仙境!四川又添兩處國家級地質公園
近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擬授予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資格名單,共有31家地質公園入選,四川有兩個,分別是四川鹽邊格薩拉地質公園、四川達古冰山地質公園。截至目前,我省國家地質公園數量增加至16個,位居全國第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