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環城生態區 85公里景觀帶靚影初現
田園風光+濕地建設打造雙模式景觀
未來,在成都環城生態區里將探索打造景觀雙模式,即把田園風光和濕地建設合二為一。在龍泉驛、新都、成華區等東部淺丘區,修繕堰塘水渠集蓄雨水,種植玉米等耐旱作物、果樹、蔬菜,整體營造梯田景觀;在金牛區、溫江區、青羊區、雙流等西部平原,疏浚恢復淤塞荒廢的灌渠設施、梳理田埂肌理、保護林盤,四季作物輪種兼顧經濟與景觀性,成片打造農田大地景觀。
今年6月,成都在錦城湖北門豎立首個生態界標,用于確定環城生態區生態用地邊界,引導市民共同保護和監督。首批100個界標確定點位,并于7月底完成。未來,該生態界標還將繼續豎立。成都市環城辦相關負責人透露,2015年將繼續分批分片實施界標設置,確保資源永續利用。
此外,在拆遷方面,明年環城生態區要加快推動500米區域、楔形區域拆遷,計劃拆遷100萬平方米。
未來8條地鐵通往環城生態區
隨著成都“3環16射”快速交通路網構建,市民出入主城區將更為便捷。成都環城生態區內湖泊及農田濕地全部建成開放后,市民如何快速抵達?根據規劃,環城生態區建成后,將形成“快速通達、慢行體驗、無縫接駁”的綜合交通系統。
具體來看,快速交通依托城市快速路規劃9處交通轉換樞紐,各樞紐均配套大型機動車停車場和游客服務中心,有機接駁地鐵、公交、大巴等快速交通系統與綠道。另外,慢行交通將規劃300公里慢行綠道網絡;雙環互聯則在繞城高速兩側形成綠道雙環;全域貫通是在環城生態區內形成滿覆蓋綠道體系;還將規劃9處包含機動車(含旅游大巴)停車場、非機動車停車場的靜態交通設施。
總體來看,環城生態區的交通系統為:兩環——三環路、繞城高速;八軌——8條地鐵軌道(1、3、4、5、6、8、9、10號線);二十八射——28條快速暢達的放射狀骨架道路。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