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西湖秀美“天際線”30年沒變
瘦西湖,揚州最為核心的景點,也是古城亮出的一張硬氣的名片。無論是土生土長的揚州人,還是經常來這里看看的游客,都有一個印象,那就是許多年過去了,揚州城變大了,景點擴容了,但身在瘦西湖,無論在哪個角落,都看不到任何現代化建筑,瘦西湖秀美的“天際線”始終未變。
揚子晚報記者采訪獲悉,從上世紀80年代起,揚州一直嚴格施行瘦西湖保護規劃,將天際線視為景區的“生命線”。就在前不久的11月28日,揚州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再次作出瘦西湖核心景區保護規劃的決議。
以人大決議的形式對古城核心景點進行保護,是揚州一直以來的有效經驗。揚州市規劃局總規劃師劉雨平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對瘦西湖的保護規劃,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沒有改變。“不管什么理由,都要服從規劃部門對瘦西湖的‘視線保護’,我們必須做到:人在瘦西湖,一定要保證欣賞到視覺純粹的園林風光,這是多少年來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的。”
瘦西湖能守得住30年不變的天際線,關鍵在于揚州施行古城保護規劃一以貫之。“書記上臺,規劃重來”,是很多地方的通病。而揚州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卻始終胸懷敬畏之心,尊重規劃,敬重歷史,保障規劃的連續性,這才有瘦西湖的今天。在許多城市,城市規劃只有專家咨詢、評審、公示、規委會審查等環節,在揚州,還包括征求市政協意見、市人大主任會審議、市政府常委會討論、向市委常委會匯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共9個環節。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不無驕傲地說:“瘦西湖就是揚州的天際線。”
2012年底,瘦西湖景區面積從過去的6.67平方公里一下子擴大到33.66平方公里。2013年,市委、市政府按照“世界級公園”的標準,重點推進了12.23平方公里風景名勝區總規修編和30平方公里新景區總體規劃,突出“古城文化、湖上園林、人文生態”的保護精髓。今年6月,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瘦西湖也順利成為沿線世界遺產點之一,這離不開多年來的依法保護。揚州市委書記謝正義表示,揚州過去20年發展最為稱道的地方,是它很好地保護與傳承了歷史文化。瘦西湖核心景區內看不到一座高樓大廈,這在全國城市旅游景區中是獨一無二的。
據悉,目前,該市正著手將瘦西湖、揚州鹽商園林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瘦西湖:在有限土地上提高城市綠量
綠量是城市林地生態功能的基礎,生態綠化不僅要提高林地率,更主要的是提高林地的葉面積指數和群落光合效率,充分發揮以林木為主體的城市【詳細】
江蘇揚州古運河畔“長”出生態公園
4月15日,位于江蘇揚州南部城區的古運河畔,占地3300多畝,總投資57.48億元的三灣風景區,鮮花怒放、綠樹成蔭,春意盎然。經過兩年多的規劃改造,昔日雜亂不堪的城中村和灘涂地,變成了集生態保護、休閑觀光、運河文化等功能【詳細】
江蘇揚州打造玉蘭花和海棠花景觀大道
記者從項目方獲悉,揚子津生態中心首發項目正在進行掃尾工程,將在園區道路兩側打造玉蘭花景觀大道和海棠花景觀大道,預計工程將在月底前全部完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