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城墻部分復建地段將開“植物城門”
東水關至西水關段
濱河步行棧道地下連通西水關公園
東水關至西水關段,登高即可望門東、門西,中間還包含著現存最大的甕城中華門。因此,設立保護線,降低不協調的高層建筑,增補綠化,貫通沿線慢行游線,成為該段設計的重點。
中華門是當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結構最復雜的古代甕城城堡,未來擬取締鎮淮橋停車場,結合北側公交車站場設計;在水上游線方面,將中華門碼頭移至鎮淮東橋東側;在景觀廣場方面,對中華門廣場進行拓寬,取締車行,集散人流。完善從中華路看中華門的視覺感受,也被特別提及。
在西側,和太平門、正陽門類似,西水關將整合設計以樹陣的形式對城墻遺址段進行延續,并沿內秦淮河設置濱河步行棧道,通過地下連通鳳臺路兩邊的公園。
太平門至東水關段
正陽門處擬種出四道“植物城門”
與中原地區方正的城市不同,南京的城墻順山水地形而建,與城市的山水融為一體,曲折逶迤。太平門至東水關段就起自龍脖子段,蜿蜒于山地丘陵中,地形特色明顯。而自中山門起,連續城壕保存完好,城河一體特色顯著。該段城市設計重點在于保護與完善城墻本體及其歷史環境,完善山水城林的依存關系,凸顯中山門以北城墻與山體相得益彰、中山門以南“城”、“河”一體的空間特色。
正陽門堪稱南京的“國門”,因為明太祖朱元璋在擴建南京城時,開辟該門,其坐北朝南,同南京皇宮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相當于當時的“國門”。此前本報曾報道該門復建,經專家討論被否定。
目前,現存的遺址公園位于正陽門西側,環境及使用情況較好。東側則缺乏設計,且地上部分無遺址留存,因此是改造設計重點。由于正陽門原有內外甕城共四道城門,擬設計四道植物墻體用于引導人流,營造讓人賞心悅目、自由舒展的景觀。相關人士透露,不排除用四道植物墻體來勾勒城門大概的原貌。
最大甕城通濟門,將開放遺址公園
南京明城墻研究專家楊國慶先生向記者介紹,歷史上的通濟門是南京13座城門中規模最大的。它坐北朝南,有三重內甕城。進門向東北而去是森嚴的皇宮區,向西南而行則是熱鬧的秦淮商業區,因此堪稱南京的咽喉要道。最特別的是它的外形被設計成一艘正待揚帆遠航的大船,扼守在內秦淮和外秦淮的分界點上。
《設計》中明確,通濟門節點將考古現場結合北側現有公園設計,開放成遺址公園進行展示。通過沿河綠道與東水關遺址相連,以棧道和大喬木限定甕城邊界。
此外,中山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個老登城口,坡度很陡,目前的老登城口一級臺階的高度約高于550毫升的礦泉水瓶4厘米。《設計》中特別提及,中山門段設計將提供便捷適宜的登城步道,景觀則要烘托莊重肅穆的城門形象。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