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 積極發展中國特色低碳城市
(二)紐約
為了讓紐約可持續發展,在2007年市長彭博公布了《策劃紐約》計劃詳情,并確定全球氣候變化是紐約面臨的一項重要的挑戰,目標是到2030年,在2005年水平的基礎上減少30%的溫室氣體排放?!恫邉澕~約》針對全球氣候變化提出的措施主要有:
1.成立"能源規劃部"。該部門掌管本來分散于不同政策部門的能源工作,如能源需求管理、擴大清潔能源供應、推廣節約能源等。
2.撥款支持節能。每年投入相當于政府一年能源開支(電費和暖氣費)的金額,用于研發推廣節能技術,針對政府、工商業、家庭、新建建筑及電器用品五大領域制定節能政策。
3.提高建筑物能效。制定更嚴格的建筑物能耗標準,如提出更嚴格的通風標準,推廣水泥成分減少30%~40%的混凝土,以減少生產水泥時排放的二氧化碳。
4.增加清潔能源的供應。給予太陽能發電裝置以稅收優惠,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場。
5.減少來自交通的溫室氣體排放。擴建鐵路系統和改善巴士服務;試行道路收費計劃,在工作日每天早上六點至晚上六點,進入曼哈頓區的汽車需付8美元,貨車需付21美元。
(三)西雅圖
西雅圖是美國第一個達到《京都議定書》溫室氣體減排標準的城市。市長尼克勒斯積極推行公共交通系統,讓汽車"放假",鼓勵自行車出行。同時大量發展綠色建筑,鼓勵開發可再生能源發電,鼓勵企業改變傳統的耗能方式,例如波音公司正在研制生物質燃料替代燃油等。
(四)哥本哈根
2009年丹麥的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為零。其計劃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是到2015年把該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礎上減少20%,第二階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為零。
所謂碳中性,就是通過各種削減或者吸納措施,實現當年二氧化碳凈排量降低為零。市政府啟動了50項減排計劃,從新建清潔能源發電站,推廣混合燃料汽車,到鼓勵自行車出行、垃圾精密分類回收利用、制定嚴格建筑節能標準,推廣節能建筑。
響應低碳發展的號召,世界各地均在積極的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中國也在不斷的探索適合中國城市的低碳發展道路,為實現低碳經濟,低碳城市而努力。經過不斷的努力,目前國內外的部分地方已取得顯著的成效,中國理應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結合中國自己的特色,建設生態中國。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