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公交場站總投資近千萬 改造后一年又要拆
2010年,在居民的呼聲中,南京南灣營公交場站建成投用,總投資550萬。2012年11月,該場站進入標準化改造階段。2013年4月,在進行了近半年的標準化改造后,該場站再次通過驗收投用。
按照南京公交場站標準化改造監理招標公告上的數據,平均一個場站標準化改造要花300萬以上。而兩年不到的時間,這個總投資近千萬的場站,就要被拆掉。
2009年開建
2010年建成 使用了1年11個月
2012年11月改造
2013年4月再投用 使用了1年7個月
2014年11月再拆
A 千萬
總投資近千萬的場站,改造后才一年多又要被拆掉
2006年左右,南灣營、百水芊城等經濟適用房小區建成后,公交線路卻遲遲沒配到位。當時每天幾萬人步行去馬群坐公交,成為當時一“景”。2009年9月,交通部門決定在南灣營建場站,解決上萬人出行問題。在2009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招標網《南灣營公交場站建設工程施工招標公告》上,記者看到工程合同估算價為:550.00萬元,工程規模、廣場面積為:5000m2,建筑時間為120天。場站建成后,從百水芊城公交場站延伸163等公交線至此,解決居民出行問題。
2010年,南京公交資源大整合,新的公交場站公司成立,主要產業及經營項目有場站建設、物業管理、出租汽車、職業教育、駕駛培訓、賓館餐飲、廣告印刷等。公司剛成立,就承擔了城建集團提出的十個場站標準化改造的任務。規劃前期部、工程部、造價部對現有公交225處場站的“二證”現狀,借用、租用、使用、占用道路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在2014年南京政務服務中心發布的《萬壽等十個公交場站改造工程監理招標公告》中記者看到,十個公交場站的標準化改造總投資3900萬元,也就是說,平均一個場站的改造要花300多萬。2013年4月,經過標準化改造的南灣營公交場站投用,而本周三,這個總投資近千萬的公交場站就要進入“拆遷程序”了。
B 兩層
目前場站兩層辦公室 有淋浴間、大廚房,但車停不下
記者近日來到南灣營公交場站,看到這棟兩層樓的建筑,駕駛員休息室等有LED多媒體顯示屏,可以實時顯示調度信息。站房寬敞明亮,有供休息的軟座,配備淋浴間、微波爐、電磁爐等生活設施,還有中央空調、室外地坪圍墻綠化及場地照明等智能化系統。不過由于在該站停靠的光5路車就有70輛,所以作為停車場,5000㎡根本滿足不了要求,大部分車輛都在外面過夜。
而即將新建的公交場站則是一個室內場站,面積近1萬平方米,最大可滿足50輛公交車夜間停放。有司機休息室、心理疏導室、辦公室等,公交車可以在站內充電,還能“洗澡”。盡管如此,新站也無法滿足公交車的停放要求。
小提醒
由于場站搬遷,自11月19日(周三)首班車起,公交5路、142路臨時調整至融康苑新建臨時場站始發,同時開通融康苑新建臨時場站至南灣營公交總站間免費接駁線。具體如下:5路、142路:線路臨時縮線至融康苑公交總站,雙向往返運行。原運行路段的文康苑、南灣營、南灣營(上)下客站等站點不再??俊C赓M接駁線:線路在融康苑公交總站至南灣營(上)下客站間雙向往返運行。沿途停靠文康苑、南灣營等站點,市民可免費乘坐。接駁線服務時間:南灣營上客站5:00—22:30;融康苑公交總站5:10—22:40。
C 兩年
斥資近千萬,為何用了不到兩年就要拆
2010年新建的場站,兩三年的時間是否有必要改建?剛改造完的場站,一年多的時候是否有必要拆除新建?規劃又是否合理?
據場站公司介紹,根據市政府要求,每年場站都會按照標準,建設或改造10多個南京公交場站。的確如此,記者在不同的規劃上,都看到了近幾年南京場站公司規劃建設的場站名稱。根據規劃,未來三年,南京市將新建公交保養場11個,公交首末站55個,改造公交首末站30個。規劃中對公交場站用地責任、建設責任主體和資金渠道等都進行了詳細描述,確保2017年公交車輛進場率達到“公交都市”考核指標的要求。
但另一個問題是,南京目前275個場站中,90%以上是兩證不齊全的。根據場站公司前年底的數據,南京公交場站中,兩證齊全的僅有22個,僅有土地證的17處,僅有房產證的1處,有使用權的33處。“那就相當于我租了一個房子,按照標準精裝了,結果房東過來說,我要把它扒掉,裝修錢就不給了。”業內人士這樣比喻。
的確如此。記者查詢得知,南灣營公交場站改建項目由南京商茂投資集團承擔。記者了解到,由于開發商要在目前的公交場站上建造建筑,所以曾提出用其他地塊,對此處進行置換。經過協調后,改為開發商在這個地塊上建造多層建筑,然后將一層留給公交場站停車。
業內人士
對兩證不全的公交場站進行改造易造成資源浪費
“南京的場站標準化改造,對駕駛員來說,工作環境有所改善,確實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政府部門應該解決的是公交場站的‘身份證’問題,而不是大規模地改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部分標準化場站里的浴室,都是荒廢的。”
而對于兩證不全的公交場站而言,花了大價錢進行了改造后,一旦開發商決定收回,場站方面和公交部門也只能“遵從安排”。業內人士認為,南灣營的公交場站作為兩條公交線路的首末站是足夠的,缺的是純電動公交的充電場和夜間的停車場。目前停車場緊缺,現在好多公交車夜間還被迫停在分散的首末站,首末站原本就不是很大,有些車輛甚至??吭谂R時租用的空地上。這樣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夜間看護),車輛的空駛(車輛開到停車場)成本也在增加,停在外面的公交車輛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職工上下班也帶來不便,所以導致了一些首末站的私家車變多,變相的占用了有限的場站資源。如果能夠解決夜間停車問題,南灣營這樣的首末站就不需要再擴容了。業內人士也建議,其實昆明等多個城市早已經建成了立體公交停車場,這樣既節約土地資源,又能夠很好的解決公交場站缺乏問題。只要把主城區的幾個大的停保場改建成立體的停車場,那么現有的場站面積將擴大數倍,三層或者多層,一層可以做保養場或者公交首末站,頂層可以辟一部分做職工停車場,其余的地方都可以做公交停車場。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