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渝北廢棄礦坑變遺址公園
廢棄礦坑怎樣才能變廢為寶?近日,記者從渝北區獲悉,該區將采用生態治理的方式,把石船鎮銅鑼山礦區39個廢棄礦坑、4000余畝土地打造成礦山遺址公園。
銅鑼山礦區主要集中在石船鎮關興、石壁、天坪3個村。該地區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進行碎石開采,在2003年高峰期,碎石企業有50余家,每天經過場鎮的貨車達7000余輛,碎石開采、汽車運輸、車輛維修、餐飲服務等行業,成了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瘋狂開采帶來了粉塵、噪音等嚴重污染,山體植被被破壞,棄土堆積成山,形成眾多絕壁和礦坑,生態環境嚴重惡化。
“為遏制碎石開采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渝北區痛下決心對碎石企業進行關停。”石船鎮鎮長魏曉東稱,目前,當地碎石企業已全部撤場,遺留礦坑39個,占地4000余畝。
可在碎石企業關停后,當地群眾收入驟減,生產生活質量急劇下降。由此,關興、石壁、天坪等村的產業轉型和持續發展問題擺上了日程。
“銅鑼山是主城四大肺葉之一,礦區這一帶海拔在600至900米,夏季溫度低于主城核心區3至10攝氏度。”魏曉東說,關興、石壁、天坪等村發展都市休閑型農業大有可為。
實際上,早在2012年,石船鎮就邀請專家為銅鑼山礦山遺址公園編制發展規劃,其總體思路是發揮該地臨空區位優勢,打造“3+1”產業集群。1即1個風情小鎮,關興地區將結合場鎮周圍礦坑,建成一個充滿“中國元素”的特色風情小鎮。3即3大產業集群:一是以地質展示、礦坑酒店、運動體驗、文化演藝等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二是以農商旅互動為主題的臨空農業產業集群,打造花卉、苗木、中高端蔬菜、水果為主的現代農莊及鄉村酒店,發展特色觀光型復合型農業;三是發揮天坪村森林覆蓋達90%的生態優勢,打造高端智能養老產業集群。
而39個礦坑也將“一坑一景”,結合現代生態技術,因地制宜發揮不同的創意。有的可建成礦坑公園,有的發展攀巖、探險等戶外運動,有的打造成為兒童樂園或礦坑藝術主題度假酒店,形成礦山生態創意帶。
目前,市國土局已敲定“重慶地質館”落戶于此,擬投入上億元將其建成我市礦山恢復治理示范點。而12余公里的環山旅游公路也已啟動建設,將把關興、石壁、天坪等地所有礦坑串聯起來,公路預計明年6月建成通車。要建成整個礦山遺址公園,預計需要10年時間。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
航拍沙巴最美酒店,俯瞰東姑阿都拉曼公園
由于香格里拉離沙巴國際機場特別近,所以經常會有飛機飛過,沒有經過申請是不能私自航拍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