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長致信13市堅守APEC藍
今日是APEC京津冀魯晉蒙空氣質量保障工作的最后一天,為此,河北省長前日致信13個城市的市委書記、市長,要求“堅守最后一公里”,其中對AQI指數接近甚至超過300的衡水、辛集兩市主要領導提出警告:“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使AQI指數上升的趨勢降下來”,否則就要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據了解,為了做好APEC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河北各地做出最大努力。在石家莊,被處分的干部已上升到29名,另有9名污染責任人被拘留。
降低AQI是硬指標
11月10日,A PE C空氣質量保障的倒數第三天,對于河北省衡水市的市委書記和市長來說,這天有點難熬,A Q I指數不斷升高,早上8點263,9點267,10點292……從5級重度污染向六級極重污染挺進。而就在這天上午,河北省省長張慶偉給包括衡水市委書記、市長在內的河北13個城市的主要領導致信,要求堅守好大氣保障工作“最后一公里”。
前天上午,張慶偉到河北省地理信息局檢查秸稈禁燒工作,之后召開座談會,提出河北是首都名副其實的“護城河”,必須從政治的高度扎扎實實地把各項保障措施落到實處,要求河北省空氣質量保障工作指揮部24小時監控,“凡是空氣污染指數接近或超過300的要進一步采取強制措施,相關部門要做好督導檢查,對空氣環境質量較差的地區要全省通報,造成影響的要追究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決不姑息遷就。”
南都記者在河北省A PEC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信息簡報上看到,張慶偉在會后分別給13個市的市委書記、市長致信(包括正定、辛集兩個省直管縣),對于衡水、辛集等A Q I指數已經超過300或接近300的,“要立即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使A QI指數上升的趨勢降下來,切實決戰決勝打勝這場硬仗。如A Q I指數繼續升高,要追究當地黨政主要領導的責任。”
與此同時,河北省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及發布系統中,衡水的A Q I指數還在升高,11點298,12點達到320———超過300就是六級極重污染。而辛集的空氣更糟,11月10日24小時平均濃度,衡水為251,辛集高達325。而兩市此前早已采取了包括單雙號在內的最高級別措施來減排。
人努力,天幫忙,在三四級風的幫助下,11月11日兩市的A QI指數降到了100左右。
從東北調電應急
為了做好A PEC空氣質量保障,離北京最近的河北任務最重,近4000家企業停產或限產,除秦皇島外所有地市全部實行單雙號限行,燃煤發電企業停機50%,電不夠用了向國家電網申請每天從東北、山東等地調入270萬千瓦。
11月10日,河北省環保廳網站公布了迄今所有的A PEC空氣質量保障工作信息簡報,從簡報中記者看到,截至11月9日,在單雙號限行中,河北省出動警力23669人次,勸返機動車115677輛次,勸導停駛機動車27024輛次,處罰限行機動車交通違法行為58851起。
在石家莊,為了應對單雙號限行,工信部門督導組通過租車方式來確保每個督導組有單、雙號兩輛車,加大督導力度。此前石家莊曾公布24名干部因空氣質量保障不力而被處分,而據南都記者了解,截至11月7日受處分官員數字就已上升到29人,其中副處級1人、科級18人、科員2人、村干部8人。另有5家企業負責人和4名焚燒責任人被行政拘留。
在保定,該市所有燃煤企業、排放煙塵企業、礦山企業全部實施停產措施,在建工地和混凝土企業全部停工,所有沙石、渣土等散體物料運輸車輛停止作業。
在廊坊,一位村黨支部書記因為村民在墳地燒花圈而被處分。11月7日,《中國環境報》報道在記者此前一天開車從G 18高速經過霸州境內時,看到三個著火點。此后,環保部一位副部長在報道上做出批示。霸州市市長帶領有關部門現場調查,報道中提及的三個點中,有兩個是拾玉米人員點燃,有一個是村民在墳地內燃燒花籃、花圈,過火10平方米。3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被誡勉談話,3個鄉鎮的主管領導被給予警告處分,而包村干部、村黨支部書記,則被處以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根據河北省A PEC空氣質量保障措施,11月12日24時,保障措施結束。河北省長張慶偉說,要對秸稈禁燒和空氣保障工作進行認真系統總結,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希望進一步提高河北大氣污染防治的水平。 南都首席記者 王星
評論
APEC藍,能不走了嗎?
從會議還沒開始到會議即將結束,APEC藍始終被人們念念不忘。這個根據北京APEC會議期間連續出現藍天而發明的詞,被認為專門形容“轉瞬即逝的美好”,甚至成為各經濟體領導人之間交談的話題之一。
APEC藍的出現,證明對于霧霾并非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排污可以控制,車可以少開,臨時假期有效給特大城市減壓,處處順暢清朗。若能天天如此,豈不甚好?
不難想見,為了A PEC藍我們動用了較大的行政及經濟資源。從北京機關企事業單位集體放假,到單雙號限行,從周邊多省份企業大量停限產,到多部門聯動保藍天,這些都是中國政府及民眾為保障APEC順利召開貢獻的東道之誼。盡管人們無法指望這些臨時措施成為常態,但它為“撥霾見日”指明了方向。
減少工業污染、減少機動車排放、嚴控特大城市人口規模……這些已經是老生常談,為什么到了A PEC會議期間,天就能藍,而平時不能?這就要問問,號稱排放達標的企業是不是真達標,號稱24小時監管的部門是不是真監管,號稱不再單純以G D P論英雄的人是不是真心話。而不停要藍天的我們,能不能真行動,哪怕是為了我們的孩子。
即便可能“轉瞬即逝”,APEC藍,仍是亞太大家庭聚會給中國留下的一個鮮明印記———它讓我們明白,發展方式非轉不可。時隔13年再次來到中國的A PEC會議,見證了中國崛起和世界格局的變化,當越來越多國家的發展問計“中國策”,當越來越多的人說中國再迎盛世,我們更要清醒地認識不足,直面痛點,調整好經濟結構,實實在在地讓APEC藍留下來,最終變為常態的中國天空之色。
留住AEPC藍,不靠運氣,不指望大風吹,要靠腳踏實地,真抓真干。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APEC帶給我們些什么?(圖)
11月,北京迎來了最好的秋天,也迎來了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因為這一“高大上”的會議,北京市民多了個“黃金周”,天津、河北等省市聯動配合,為盛會成功舉辦營造適宜的環境【詳細】
保障APEC空氣質量 山東2534個揚塵工地停工
按照相關要求,從11月3日開始,山東省政府批準的《山東省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空氣質量保障措施》正式啟動,除了各污染企業停產或限產外,山東2534個揚塵建筑工地也被要求停工。據悉,山東將像保障全運會一樣,保障APEC會議期間的空氣質量。【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