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或要復建明城墻三道城門
引發關注
微博透露設計方案,要復建三個城門?
方益松在微博中透露,南京城墻節點(正陽門、中央門、定淮門)概念設計專家座談會是在11月8日下午召開的,會議除了有規劃部門的專業人士,還邀請了城墻保護的專家、規劃專家以及公眾委員代表參加。會議上,大家就南京城墻節點概念設計成果匯報,建議獻策,進行研討。
在透露的這份概念設計成果匯報中,設計有三種方案:第一種是復建型,仿建城墻和城門主體,滿足交通需求適度形體尺度轉換,其實就和復建太平門一樣,再建一個仿古的城門;第二種方案,環境景觀型,利用景觀樹陣、高架公園景觀帶,恢復城門的意象和體驗途徑;第三種為構筑構架型,通過抽象的地景構筑物,恢復城門的意象和體驗途徑。
據悉,還有第四種方案,就是用標志標識來表現。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后三種方案也就是不會復建城門,用特殊辦法表現原先城門的位置。
前世今生
就是光華門
是明代京城的“國門”
說到正陽門,很多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它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起的光華門。
南京城墻研究專家楊國慶介紹,正陽門位于南京城南,與皇城正南的洪武門呈同一條中軸線,坐北朝南,取名“正陽”。當年步入正陽門向北,就可以依次看到洪武門、御道街兩側各種署官署以及皇宮的建筑,是明代京城的“國門”。因此,位置很好判斷,就在今天的御道街最南面。楊國慶說,正陽門的形制非常特別,建有一座外甕城,兩座內甕城,屬于復合型甕城,非常罕見。正陽門于1928年更名為光華門,上世紀50年代被拆除。
曾叫馬鞍門
最晚拆除的明代城門
“之前沒有定淮門的影像資料,去年,現代快報《發現周刊》征集定淮門的照片,彌補了遺憾。”楊國慶說,從市民提供的照片中可以看出,1963年,陸先生還推著時髦的永久自行車,在定淮門旁攝影留念。可見上世紀60年代,定淮門還在。它應該是明代13座城門中拆除最晚的,盡管沒有明確的拆除時間,但可以推算大概是上世紀70年代被拆除的。
楊國慶說,定淮門是單拱門,洪武七年之前,它叫馬鞍門,因為當時城內有座山叫馬鞍山。洪武七年之后,改名叫定淮門,一直非常幽僻。而定淮門外就是寶船廠。建于民國
為開路建,為拓路拆
和南京的老城門比起來,中央門歷史很短,建于民國時。楊國慶說,民國時,為了方便城北的交通,開辟中央路,建了中央門。“這個城門是個跨度很大的單拱門。”楊國慶說,盡管中央門歷史很短,但是它反映了當時對城墻的一種處理認識和辦法,這點很有研究價值。
到了1957年,中央路要拓寬,兩邊建慢車道,當時的文物部門和住建部門特意向市政府打報告,要拆除城門。當年就被批復。
盡管中央門早已不在,不過中央門的地名一直沿用下來,成為南京重要的地標。
規劃設想
計劃不復建
用景觀綠化、構筑物等來“重現”
正陽門、中央門、定淮門是否會“重現”?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規劃部門處了解到,南京城墻節點概念設計專家座談會,是南京規劃改革后的一種新模式,邀請城墻保護專家、規劃專家、公眾委員代表一起來座談。這次座談會就是讓大家對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兩個團隊做的三個城門的概念方案,暢所欲言,出謀劃策,而且也能廣泛征集意見。
相關人員表示,目前對于三個城門的規劃設計沒有定論。
不過相關人員也透露,計劃不會復建城門,而是會轉換思路,采用比如坡路、綠化景觀、構筑物等形式來“重現”城門,這種方案是可逆的,不好可以修正,也比較經濟環保。如果三個城門的方案定下來,規劃部門會進行具體的編制,交于市相關部門審批。
專家建議
正陽門可以建一個遺址公園
在這次討論的4種概念性設計中,專家們認為環境景觀型是比較可行的。
一位知情專家透露,用環境景觀型來連接城墻缺口,操作性比較強。比如:正陽門,也就是現在的光華門一帶,現在是交通要道。但在歷史上,正陽門是有內外甕城的,地位比中華門還高。“1937年底,在正陽門一帶還有一場非常激烈的南京保衛戰。”專家說,如今,正陽門雖然城門消失了,但在遺址兩邊還能找到相關遺跡。
專家們認為,正陽門缺口可以做環境景觀型的復原。在這里建一個遺址公園,再把兩邊行道樹也規劃好。這樣,可以用環境景觀方法再現當年的正陽門。
而另一名專家也表示,《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就提到城墻遺跡上可做綠化,做其他都要報批,所以綠化環境展示是最好的表現方式。做構件、標識,如何表現很關鍵
而對于用標志標識型來“重現”,專家們認同的同時,認為關鍵是如何做。“南京城有自己的特點,南京是一個山、水、城林一體化的城市,和西安有明顯的不同。不過,現在,進入南京城,人們會覺得區別不大。”一位專家表示,所謂標識型,就是要讓人進入南京,就感覺到南京城的不一樣。怎么來表示呢?他認為,可以對道路、城市地圖做一些處理,通過地面的標識等展現出來。比如:標識可以是一個拱門構架。“拱門也可以是虛擬的,不一定要用真實的實體來呈現。”
用構筑構架來表現也是一種方式,比如通過LED燈光等方式再現當年的城門。“這種方法比較前衛,但實際操作難度很大,怎么來構筑構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且,正陽門、中央門、定淮門都是交通要道,這個構造首先是不能影響了現有的交通。”一位與會專家表示。
南京先后復建、新建9座城門
2005年,南京復建建寧路上的儀鳳門;2007年,察哈爾路城墻處新辟華嚴崗門;2007年,復建長樂路上的武定門;2008年,復建中華門兩側的東門、西門,在中山南路新建了長干門;2009年,復建雨花門、新建標營門;2013年,復建太平門。
這9座城門中,華嚴崗門、標營門、長干門,歷史上并不存在;武定門、雨花門、中華東門、中華西門、太平門、儀鳳門屬于復建。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古建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覺得在現代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越來越多,傳統和現代的結合成為一個趨勢。中國傳統建筑攜帶著大量歷史信息,在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科學各個方面知識的媒介中,古建筑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詳細】
南京鼓勵利用城市地下空間
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南京市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自12月25日起至12月30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集立法意見。《辦法》明確,地下空間優先用于建設地下通道、市政工程等。鼓勵建設商業、工業、倉【詳細】
南京創意設計周中外設計師探討城市規劃
11月20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南京創意設計中心、世界知名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