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世界城市日"全球啟動儀式在滬舉行
10月31日,由聯合國人居署、住建部和上海市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世界城市日”全球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作為系列活動之一,在上海師范大學舉行的“全球城市論壇”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荷蘭等國的專家學者,他們圍繞“上海2050——崛起中的全球城市”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如何建設全球城市。
當今世界,城市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德國奧德河畔法蘭克福歐洲大學教授斯特凡·克拉特凱認為,我們正面臨一個持續擴展的、覆蓋越來越多城市的跨國經濟網絡。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復雜結構的“世界城市網絡”,而這些城市的經濟發展前景是由其在全球網絡中的特殊位置所塑造的。
從空間特征上說,全球城市大多有著極具競爭力的區位優勢。它們通常位于世界海上通道的終端,有著極為廣闊的內陸腹地。與會學者表示,從當今一些城市,如倫敦、紐約、阿姆斯特丹等情況來看,全球城市不僅具有包容的文化基因、持續的探索精神,而且凸顯出多樣民族、多元文化的特性。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陸建非將這種特性視為城市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包括市民的跨文化溝通能力,也包括城市環境的跨文化傳播能力。他同時認為,城市形象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精神的外在表現,是城市文化軟實力的品牌,是城市核心競爭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支撐。
另外,隨著全球城市對高素質人才需求的不斷擴大,加強城市的知識基礎建設成為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教授里奧·范登博格認為,為了使城市勞動力資本質量有大幅度的提升,必須加大知識基礎設施投入,優化城市的知識結構。同時,城市的經濟產業集群和規模經濟架構也要實現有效的多元化配置。
城市的社會環境已成為全球城市建設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范登博格進一步表示,全球城市的建設應提升安全系數(包括人身安全、健康安全、心理安全等),并提供相對公平和便利的住房、醫療、教育環境。此外,交通可達性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政府機構的組織能力,以及城市形象和品牌也是建設全球城市的重要因素。
據了解,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閉幕時發布的《上海宣言》建議將10月31日設立為“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28日,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31日設立為“世界城市日”,旨在建立城市問題的協商機制,促進各國政府更加關注城市化進程中的重大挑戰,在全球范圍內探討和實踐解決方案。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