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城市形狀探究:方形居多,總體多樣
譬如北京,明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之后,城市的整體輪廓大致為方形。由于北京的主要交通干線是沿著太行山東麓北上的干道和由南而來的大運河,因此在城市以南聚集了大量人群。嘉靖時期,受到蒙古俺答汗的威脅,試圖圍繞京城修筑一道外城,但由于經濟不濟,最終只圍繞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南地區修筑了一道城墻,這也使得原本方形的北京城變成了凸字形。
清《乾隆京城全圖》
明清時期,由這種原因造成城市“變形”的例子非常多,北京之外,比較典型的還有蘭州、西寧、固原等,根據統計大約可以占到當時1500多座府州縣的10%以上。
還有一些城市形狀的變化與軍事因素有關,如榆林,明初只是一處軍屯,正統二年(1437)才修筑了土城,由于級別很低,城池規模很小,形狀非常規整。此后,因北部防線逐漸吃緊,榆林的戰略地位日益突出,原有狹小的城池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官署、軍隊的需要,因此在成化二十二年(1486)、弘治九年(1496)和正德十年(1515)三次擴建,其形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正如清《榆林府城圖》所表現的,榆林城的中軸線上存在大量樓閣,這一現象在中國古代城市中極為少見,這些樓閣中的一部分正是多次擴城后留下的原來城門的遺跡。
清《榆林府城圖》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