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今年民生工程投入115億元
記者昨日從成都高新區獲悉,緊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開展,成都高新區通過座談、調研、走訪、微博、微信、網站等方式和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面對面”和“背靠背”相結合,共征集1094項群眾意見建議,經過歸并、篩選、排序,最終優選推出十類264個民生工程項目,預計全年投入政府財政資金將達115億元。截至本月中旬,成都高新區民生工程預算執行已超過六成,有73個項目已全面完成,其他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本月,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方案》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建設計劃》也同期出爐。
建設工程總投資達42.8億
完成七成目標任務
據悉,今年以來,在立查立改的過程中,成都高新區先后下達了兩批民生工程目標,包括交通先行、教育助學、百姓安居、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工程、生態環境等十類264個項目。截至9月中旬,交通先行、教育助學、百姓安居、生態環境、文化體育和基礎設施六類工程總投資達42.8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70%。此外,扶貧助困、就業促進、百姓安居工程預算執行進度分別達到了72.2%、66.9%、86.9%,各類民生項目實現有序推進。
今年9月,成都高新區有四所學校迎來了第一批學生,其中,包括中法合作的蒙彼利埃小學、中和片區的新華學校等。據了解,在今年計劃實施的民生工程項目中,教育助學項目達到49個,在十類項目中項目總數居首。除這些新建學校,紫荊小學及保利心語南側幼兒園等6個幼兒園的建設工程,成都七中初中學校宿舍及音樂廳等2所學校硬件提升工程等18個項目列入高新區2014年重點建設計劃,目前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在交通先行項目方面,元華路高新區段、紅星路南延線府河以西段、紅星路跨府河橋梁等交通主干道已全部建成通車,府城大道下穿天府大道隧道已于9月開工。
在百姓安居項目方面,截至8月底,預算執行進度已達86.9%, 在生態環境項目方面,大源中央公園項目一期210畝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抓緊實施地面景觀作業,計劃于今年內全面完工。據了解,大源中央公園位于劍南大道以東,天府二街與天府三街之間,項目用地面積為336畝,地面景觀綠化面積約184畝,總投資約4.5億元,該公園建成后將成為大源片區重要的公共休憩、生態開敞空間。
制定整改落實方案加大制度建設力度
列出26項“制度建設清單”
在大力推進民生工程的同時,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結合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工作,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于本月出臺了成都高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建設計劃》,該《方案》針對“四風”突出問題、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和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三大類問題,細分為13類具體問題,制定了41條整改措施、26項制度,分別明確黨工委管委會領導班子成員和牽頭部門責任。
同期,成都高新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制度建設計劃》出爐,列出了一份包含26項制度的“制度建設清單”,包括高新區《關于規范重大事項決策的實施意見》《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制度》《各級領導接訪工作管理辦法》《政府投資重點建設項目預算資金管理辦法》《預算單位財務管理規定》等。據悉,截至本月中旬,已有15項制度正式出臺實施,其他11項制度正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醞釀出臺社會事業發展規劃
集中整改“城市病”增強交通配套
“針對社會事業和民生發展,我們堅持民生問題與產業發展同等擺位、同步推進。”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盡快出臺《成都高新區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加大民生領域投入,更大規模、更高質量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此外,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過程中,高新區先后征集群眾意見建議1094條,其中,不少意見建議反映“城市病”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方案》提出,將積極推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統籌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統籌新城建設和老舊城區更新改造,著力實施中和街道舊城改造工程,推進肖家河、芳草街等街道老舊居民社區、農遷小區、街巷店鋪更新改造。
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交通配套問題,眼下,高新區正細化暢通街道(社區)、市民、企業等公交信息收集渠道,同時強化與市交委、市公交集團的聯動機制,盡量滿足市民出行需求,努力實現交通體系“滿覆蓋”。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城市建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
為進一步加快中心城市建設,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自2014年起,泰興市全面實施三年“城建會戰”。【詳細】
評論:莫打著民生旗號舉債建設"奢華工程"
近日,中央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把清理整治奢華浪費建設納入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范圍,進行全面清理。【詳細】
新疆:焉耆建五大民生工程 打造疆南水鄉
新疆焉耆縣今年將全面推進以北岸干渠核心區段景觀帶、縣城道路交通骨架、開都河兩岸景觀帶、文化體育場館和政務綜合服務中心等“五大工程”為重點,以縣城“四化”建設為抓手,精心設計建設一批展示焉耆特色、體現時代氣息的標志性工程,建設秀美焉耆。【詳細】
市民觀點:創建園林城,細節很重要
創城工程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就跟改革開放一樣,其成果最終都應該是讓全體民眾分享的。所以不僅要把“粉”搓在臉上。只有關注了這些細節,我們的城市才會是市民稱贊的美麗家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