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退耕還湖 五大連池景區生態保護顯成效
游客登上植被茂密的老黑山。
游客用鏡頭記錄下美景。
還湖退耕、生態移民、工廠搬遷……近年來,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五大連池景區的第一要務,隨著保護力度加大,自然生態恢復良好,過去消失的物種又重新出現,使得五大連池景區自然美景與火山巖溶臺地相得益彰。目前,五大連池景區植物多達1044種,野生動物121種。
生活區規劃有序綠化美化齊頭并進
走進五大連池景區生活區,一條條綠化帶,一座座別致的園林小景,道路兩側綠樹成蔭,花與草交相輝映,小城顯得干凈而又寧靜。
生活區與景區美景無縫銜接,這得益于景區人有序的規劃和超前的設計理念。
五大連池景區園林處主任張言國說:“這兩年,景區實行保護優先,規劃引領,將景區綠化做到實處,原本道路兩旁的單位商戶以及住戶企業等都有圍欄分隔,過去都是獨立門戶式老庭院,為執行景區總體綠色規劃,景區管委會號召大家拆除圍欄,并內撤五十米來搞綠化。大家的積極響應成就了今天的美好景色。”
退耕還湖一切以景區環境為重
九十年代,由于農業生產,使得五大連池水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污染,林地受到了破壞。為保護生態環境,恢復景區物種,近十年間,五大連池景區把生態保護放到第一位,推進沿湖1000米、沿熔巖臺地200米范圍內的耕地退耕和居民搬遷,恢復自然生態。
據五大連池風景區園林處主任張言國介紹,“五大連池景區還湖進行了5年之久,效果非常顯著,水質有了很大改善,野生魚品種、數量都有一定程度增加。”張言國說:“五大連池實行生態移民,四年之前就已動員全部池邊漁村遷出;五大連池水泥廠也拆遷搬出,其職工也在湖區管理處及園林管理處得到合理安置。”
黑龍江省科學院火山與礦泉研究所所長謝振華介紹,從2012年到2014年兩年間,研究所成立研究小組,每年進行兩個月的野外動植物調查,現在五大連池景區發現了1044種植物,121種野生動物,物種多樣性較過去幾年明顯增加。
野生鯰魚曾是五大連池特產,但已多年不見。謝振華說:“前不久,我們在對五個池子的調查中,又發現了野生鯰魚,而且數量很多,這一發現說明了環境治理與保護效果很顯著。
據了解,五大連池先后榮獲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等殊榮。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齊齊哈爾扎龍濕地丹頂鶴翩然起舞(組圖)
丹頂鶴野化飛舞時的剛勁;丹頂鶴野化飛翔后駐足水邊覓食的專注,成為夏日里扎龍濕地最美麗的風景線,游客們為自己見證了丹頂鶴野化飛翔而興高采烈。【詳細】
黑龍江雙鴨山:黑土濕地之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風和日麗,云走鳥鳴;河流縱橫,魚翔淺底。夏季,走進我市各個濕地自然保護區,映入眼簾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其樂融融的生態美景。這是我市依托自然優勢、注重山水相融、叫響“濕地之都”品牌的真實寫照。【詳細】
扎龍濕地自然保護區入選黑龍江十大濕地
6月9日,首屆中國旅游創新峰會【詳細】
鶴崗市城管局精心打造特色園林綠化景觀
按照鶴崗市委、市政府關于“堅持‘生態立市’戰略,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城市、森林城市”的要求,鶴崗市城管局真抓實干,多措并舉,增加區域性綜合公園數量和綠地面積,全力推進城區綠化和森林公園建設,力求為市民營造一個自然生態的生活居住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