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要注重“造血”
核心提示:創新智慧城市的商業模式,意味著要以解決當前民生服務難題為核心,改變以往技術導向、項目驅動的信息化建設模式。
“智慧城市”建設熱潮正在興起,但商業模式的研究不夠,制約發展,正引起重視。
商業模式是指一個完整的產品、服務和信息流體系。“智慧城市”的建設涵蓋了城市建設的各個商業領域和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了城市運營管理的多個方案,各個領域的建設都是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即可實現,需要在建設過程中不斷地優化與完善。
因此,高效率地推進“智慧城市”的建設進程,除了良好的總體規劃,還要有可行的商業模式,保障“智慧城市”有序高效地建設。
建設智慧城市是一個長期過程,在開始階段就要設計商業模式,將“造血”功能設計到方案中,考慮方案的持續可行,以及預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于智慧城市建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礎上推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空間信息、羽翼網等,信息空間領域的每一個關鍵技術,每一個要素都有跨越式的發展,而且是并發式的。所以構建信息系統的理念要跟著變,推進的路徑要跟著變,商業模式也要跟著變。
商業模式的根本變化是將一次性交易變為長期交易,將企業投入的回報更多地變成長期的收入。
在智慧城市規劃建設中,需要針對不同城市、不同方向、不同重點進行一對一完全符合客戶真正需求的解決方案,其運營要結合產業,不結合產業就沒有商業模式,沒有商業模式,地方政府就要負債運營,很難長期運作下去。
當前是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在重大民生問題和民生需求上實現突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面臨社會流動性和開放性日益增強,民生訴求多樣化、利益多元化、服務個性化、方式便利化的新形勢,迫切需要有效破解民生領域公共服務資源短缺失衡、區域城鄉差距擴大、均等化普惠化水平不高等問題。
多個智慧應用工程拉消費、促發展、惠民生,是以信息化帶動和促進民生領域跨越發展的戰略選擇,是提供廣覆蓋、多層次、差異化、高品質公共服務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模式、提升均等化普惠化水平,有助于培育新型業態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對促進信息消費、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等具有重要意義。
智慧應用工程實施要以解決當前體制機制和傳統環境下民生服務的突出難題為核心,改變以往技術導向、項目驅動的信息化建設模式,有效整合孤立、分散的公共服務資源,強化多部門聯合監管和協同服務,鼓勵市場參與,創新服務模式,拓寬服務渠道,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全面提升各級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管理能力。
智慧應用工程實施的重點是解決社保、醫療、教育、養老、就業、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社區服務、家庭服務等九大領域突出問題,各行業主管部門要發揮業務指導作用,圍繞解決各領域民生服務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制約因素,注重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創新,推動跨層級、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公共服務的多方協同合作、資源共享、制度對接。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