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打造首條生態景觀示范河道
杭州下沙開發區,水網密集,一共有35條河道。其中城市河有28條,總長約94公里。可以說,開發區是依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此,做好河道截污納管工作、提升河道的水質,有利于開發區整體環境的改善。
臨江護塘河
臨江護塘河西起七格渠,東至下沙閘,全長約12.8公里,是開發區內最長的一條河。河道穿越了開發區內的沿江居住區,離錢塘江最近,因此這條河道的水質提升工程很受群眾關注。
目前,開發區治水辦已經對整條臨江護塘河進行了排查,并對排查出的6個雨污混排口進行了跟蹤溯源。接下來,治水辦將通過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截污納管、生態修復、河道及周邊管網清淤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提升臨江護塘河的水質,努力把臨江護塘河打造成開發區首條生態景觀示范河道。
5號渠
站在5號渠岸邊,可以看到很多種植在河水里的水生植物—睡蓮、美人蕉、蒲葦及隨波浮動的浮生植物等。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水生植物不僅能提升整條河渠的景觀,還能起到改善水質的作用。
開發區治水辦還在一些河道里安裝了曝氣機。曝氣機不僅能在河面上形成了噴泉景觀,還能使有機物、微生物和氧之間充分混合接觸,有效去除河道里的有機物、氮、磷等物質,進一步提升水質。造景凈水兩不誤的生態修復方式,受到了調研組的肯定。
全場約900米的5號渠北起2號渠,南至6號渠,途經之處有很多居民小區。據了解,一些樓盤的陽臺只裝了雨水管而沒有污水管,因此富含氮磷物質的陽臺洗衣污水直接通過雨水管排入河道,給河道水質的提升帶來了很大壓力。
為此,開發區引進了陽臺截污系統來收集陽臺洗衣污水,一并排入污水管。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在月雅苑等小區進行試點?,F場,調研組查看了這套截污系統,并認真詢問了這套系統的原理、使用成本等問題,治水辦工作人員做了詳細解答。
在實地查看了各個河道的整治情況后,調研組肯定了開發區治水辦的各項工作,認為開發區在治水工作上創新不斷,特色明顯。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濟南:“八景五園”生態景觀讓小清河重生
10月16日,記者從濟南市規劃局獲悉,《水清、岸綠、河暢、宜游【詳細】
杭州倡議成立中國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產業聯盟
今年2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運河森林公園視察時提出,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后來又專門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要切實把大運河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詳細】
杭州音樂噴泉,美輪美奐讓人驚艷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之美,除了有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有人工設計的音樂噴泉之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