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復建古文廟整體景觀(圖)
2014-09-05 10:15:58 來源:中國臺灣網 瀏覽次數:
通州三教廟位于大運河與通惠河的夾角處,緊鄰大運河北端通州州政府北側,是大運河北端的重要標志,也是全國唯一一處位于州治旁邊的三教廟。三教廟由象征儒釋道文化的三座廟宇組成,位于最前方的是代表儒家文化的文廟,位于右后側的是代表佛家文化的佑勝教寺,位于左后側的是代表道家文化的紫清宮。“文廟體現著封建王朝幾千年來的正統思想。然而,維護地方穩定不能單依儒家統治,還要輔以道教、佛教。可以說,以‘倒品字形’排布在大運河北端的三教廟,體現了大運河帶來的融合性的運河文化。”
在三教廟最前端的文廟,創建于元大德二年,比國子監還要早4年,也是除北京孔廟以外,華北地區最大的儒教廟。周良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從這座廟宇“走出去”的儒士有2名狀元、141名文進士、517名文舉人以及1700多名進入國子監的貢生,是華北著名的官辦學府。
文廟西側的“學政署”復建正在進行。據周良介紹,“學政署”與文廟主體同設于元代,是老師、教官居住、辦公的地方,相當于“教務處”,今年5月開始修復。通州區博物館館長鄭旭升說,此次復建建立在大量考古勘探的基礎上,整個工程以遺址原貌為樣本,復建后的“學政署”將完整呈現當年的風貌。
周良還透露,復建后的“學政署”主要有兩個職能:一是作為文化展陳場所,向公眾展示大運河文化;二是作為國學教育的活動場地,發揮其本身作為教育管理機構的歷史功能。“可能會開辦國學班,一切都還在規劃中。”
騰退居民區占地120畝
“學政署”的復建并不是通州區政府著手恢復運河文化的全部內容。通州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楊根萌告訴記者,文廟西路整體景觀格局的復建工程即將動工,包括“學政署”、“訓導署”、“文帝祠”等多處已被拆除的古建,將恢復歷史風貌。
“我們現在所在的文廟,其實并不是歷史上文廟的全部。文廟本是一座五進院落的建筑,而現存的‘文廟’是其中的第三進院落。”規劃中的文廟整體格局復建工程,針對的是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文廟前兩進院落的復建。
目前,規劃復建的區域內建有一座居民社區——司空小區,還有一條通車馬路——司空分署街。“該小區占地面積120畝,約70000平方米。前期考古勘探確定了古文廟遺址,通過北京市文物局的批示,區委區政府決定在申遺之后將這個小區全面拆除,總投資27億元。其中80%以上的用地將依照‘修舊如舊’原則,按原址原貌用來恢復文廟的整體格局。”
據楊根萌透露,目前社區內80%的居民已完成了選房搖號。復建工程還需通過文物局報批、材料入庫、專家論證等流程,預計在小區居民全部搬離后,3年內可完成文廟景觀的整體恢復。復建后向公眾免費開放。
古文廟整體格局的復建工程是申遺后通州區委區政府恢復運河文化面貌的“大動作”。“作為京杭運河重要‘港口’,通州自古以來就是‘京門’,其歷史地位毋庸多言。運河文化也包含教育文化。歷史上,除京城以外,華北地區教育水平最高的地點首推通州。本次文廟復建工程,也是為了重現通州在教育上重要的歷史作用。”騰退居民區120畝,恢復古文廟整體景觀格局楊根萌說。
運河施工文物“百出”
近年來,隨著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運河區域在施工中出土了大量皇木、鐵錨、瓷片等有價值的文物。楊根萌說,“我們與各項工程的承辦方都簽訂了協議,工程中出土的文物一定要上交有關部門采取有效保護措施。”
在三教廟內,保存著三根巨型皇木,其一為格木木材,另兩根是珍貴的硬合歡木。木材全長10.85米,截面60厘米見方,體積龐大得令人稱奇,至少有千年樹齡。周良介紹,這三根木材是皇家用來建筑宮殿、制作家具的材料,“由于皇家建筑木材需由南方采伐,經運河輸送到京城,因此在運河畔,開設著許多‘皇木廠’,通州就曾存在兩個‘皇木廠村’。”據史料記載,明萬歷三十五年,大運河發大水,堤岸被沖決,皇木廠中的木材順流而下,浸水長重,沉入運河河底。
“上世紀60年代至今,在管道修建、河底清淤等運河小型施工中,我們一共打撈上來十余根皇木。由于泥漿包裹、水底無氧的環境,這些皇木仍保留著400多年前的模樣。”周良介紹,若是將運河清淤至1米到1.5米,還可能會發現古代皇木。
此外,通州區政府還與市文物研究所合作,發掘出土了銅、鐵、陶、瓷等上百件文物。同時,區政府每年向文物部門撥專款,以征集區內珍貴的歷史文物,為通州區將建的運河博物館打下展陳和發揮教育作用的物質基礎。近年來,通過多種渠道征集的文物近2000件(套),其中不乏反映運河文化的精品文物,為即將興建的運河博物館儲備高品質藏品。目前,新博物館建設已在規劃當中,用地基本確定,年底前完成立項。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