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12條特色廊道構筑“慢生活”
在家即可俯瞰公園步行就可隨意通達
江濱西路金牛公園附近,一些市民在此晨練。“經常看他們跑步鍛煉,其實我也很羨慕。但一身工作服不好跑動,只能快步向前,略做運動。穿越200多米綠樹成蔭的路段后,就像洗了個氧氣浴。頓時神清氣爽。”張女士希望,從青年路公交站臺到位于她上班所在交三橋的公司這段路都能充滿綠蔭,上班之前能充分活動一下,身體舒服了,工作起來精力倍增。
這種清新的感覺也存在于呈貢區。2012年,昆明成為國家建設部低碳綠色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城市之一。昆明低碳示范區選擇在呈貢核心區,約10平方公里。世界著名規劃設計大師彼得卡爾索普對其核心區進行了設計。他主張“小街區”,人們在家中即可俯瞰公園,住在這樣的街區里,人們步行可以隨意通達,也更愿意步行。米蘭園小區住戶楊女士從小區到上班的呈貢區政府大樓步行需25分鐘,她認為,這樣的工作生活方式相比每天花幾個小時堵在路上實在是太幸福了。
還有市民表示,像翠湖邊上這樣的道路其實也很適宜步行,有山有水風景很好,但經常都有人在人行道上擺攤賣藝,形成擁堵,這樣的地方已經變成了商業活動聚集地,而非步行首選了。
怎樣的城市算適宜步行?
哪些指標可以衡量一個城市是否更適宜步行?研究者設計了4個指標,分別是人們行走是否安全、舒適、便捷以及當地政府是否出臺促進的政策。
報告認為,安全是出行最基本的條件,步行的安全性受到道路車輛和交通狀況的影響很大。步行道是否舒適,如寬敞平坦、有樹蔭、既不擁擠臟亂又不空曠無聊、是否有霧霾等狀況會影響人們步行的意愿。便捷性包括街道的聯通性、可達性是否好,是否需要繞很多彎路,是否步行不遠就有各種服務設施等。而一個城市的政府是否重視步行基礎設施建設,城市規劃時是否以慢行交通(慢行交通包括步行、自行車等非機動車交通方式)為主導等也影響城市是否適宜步行。
中國城市步行適宜性評價將城市的步行適宜性分為5個等級:步行天堂(71~100 分)、非常適宜步行(61~70分)、適宜步行(51~60分)、較適宜步行(41~50分)、不適宜步行(40分或以下)。在一座“步行天堂”城市,市民的日常活動通過步行和公共交通便可完成。反之,在“不適宜步行”城市中,步行交通不便,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機動車出行。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英國近代城市公園的創新與特色
進入19世紀以后,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英國城市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人口密集、居住擁擠、環境惡劣、犯罪增多、疾病流行、生活貧困,普通的城市居民對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和秩序井然的新型公共空間有著強烈【詳細】
城鄉之間迷人的過渡區域——荷蘭凱爾克拉德城市公園
過去很多年中,這個公園一度管理不善。Bureau B+B景觀設計事務所重新定位了鹿苑,將一個植被茂盛的陡峭山脊融入了一個環形劇場。公園的道路結構經過了改造,消失的小溪被重新恢復【詳細】
萬州打造重慶首個國家農業公園
記者從重慶萬州區政府獲悉,該區正以甘寧鎮萬忠路沿線為核心,打造重慶市首個國家農業公園,計劃2020年建成。【詳細】
三亞新建改建八大城市公園 有力提升城市宜居指數
“綠色,代表生命,象征活力,預示健康,是充滿希望的顏色,更是三亞發展最鮮亮的底色。綠色發展,生態文明方向,是審時度勢,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三亞建設國際化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的大局定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