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建成13個生態鎮32個生態村
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一到下雨天,滿地的泥濘有時連門都出不了……這是東烏素圖村以前的情況,如今,經過近兩年的生態改造,這里呈現出另外一番景象:在古樹杏林中,幾座木質小屋散落其中,到處都是隨手可以采摘的杏和李子,一條小溪環繞周圍……
張全紅是東烏素圖村村民,在本村經營著生態農家樂。“自從道路修通后,我這里的生意到了旺季天天客滿,這可都得益于政府實施的生態建設改造。滿園的瓜果和蔬菜,以往都得用車拉到市里賣,現在來這里觀光的游客就可以采摘完,賣的價錢也不錯。”8月27日,說起這些,張全紅笑得嘴都合不攏。目前在東烏素圖村,像張全紅這樣以采摘、餐飲、休閑為主的農家生態旅游示范點就有23家。
東烏素圖村位于大青山前坡。按照呼和浩特市政府要求,東烏素圖村開展大青山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完善了道路公共設施。去年,政府投資2.1億元、占地2000畝的東烏素圖村休閑觀光農業區項目已經啟動。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3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已經建成自治區級生態村32個、生態鎮12個,國家級生態鎮1個。2014年計劃創建自治區級生態村27個、生態鄉鎮6個,其中9個生態村完成驗收。在創建生態村的過程中,呼和浩特市環保局通過創建各項指標的開展落實,使農村環境質量逐步得到改善,農村生態和水源地得到保護。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國家沙漠公園建設管理需提質增效
11月29日,第五次國家沙漠(石漠)公園專家評審會在北京召開,對36個沙漠(石漠)公園規劃進行評審。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評審會。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張守攻參加評審。【詳細】
廣東惠州生態方案出爐 建綠色現代山水城市
《惠州市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日前出臺,該方案提出,從構建綠色國土空間開發新格局、建立綠色發展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構建安全的生態格局、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良好社會風尚等7項主要任務著手【詳細】
天津加大力度推進濕地保護
出臺規劃、搬遷移民、流轉土地、拆除建筑……為保護“華北綠肺”,涉及875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面積7.4%的濕地保護舉措正在天津加大力度推進。【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