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打造美麗中國的示范城市
昨日,深圳召開了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工作會議。如何深入落實“三化一平臺”改革部署,進一步提升城市發展質量,使城市環境呈現出更高的國際化品質,深圳拉開了新一輪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的大幕。
環境已日益成為城市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城市綠色發展指數第一名、中國“最美麗”城市……對深圳來說,這是一份還可以繼續開列下去的成績單。依山傍海的深圳所呈現出來的空氣清新、一年四季花紅草綠的城市景象,是很多人選擇并喜歡她的理由。
但是,如果從更高的國際化坐標下來觀察,如果以香港、新加坡、紐約、倫敦等國際大都市為參照,深圳與國際一流水平還存在差距。我們必須正視這種差距,更好地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之間的平衡,更好地實現公共服務理念的轉型——這些,是深圳無從回避的發展命題,需要在新一輪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中積極探索。
向世界一流城市看齊,樹立一流標準。高標準出高質量。有一流標準的指揮棒,才能“干有目標、查有依據”,取得“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效。我們要緊盯世界一流標準,堅持深圳質量,打造深圳標準,全方位構建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標準體系,努力走出一條高標準、高質量、低成本的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之路。要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建立、完善和鞏固適應生態文明理念要求的機制與制度,構建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的長效機制。
須在精細化方向著力。無論是垃圾分類,還是盲道建設、綠道的銜接互通、公共自行車的通借通還等,類似這樣的細節,都是城市環境是否有“國際范”的試紙。新加坡、香港之所以能夠保持高品質的城市環境,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大到城市路網和基礎設施規劃,小到一個垃圾箱、一個小標識,都建立了十分細致、明確的標準,這樣的精細化管理值得深圳借鑒。
城市環境到底怎么樣,不僅僅體現為高樓大廈、藍天白云乃至完善的公共設施等看得見的“外部形象”,更體現在看不見卻無處不在的文明內涵。這一方面,需要公共服務更加人性化,需要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等領域更多吸納國際經驗,需要以法治提升城市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總之,需要對城市治理文明“軟件”進行升級。另一方面,每個人都是流動的城市名片,城市環境這部書得由每個深圳人來書寫。學會遵守相應的公共規則,學會讓渡利益,拒絕粗鄙,敬畏規則,在現代社會是一種起碼的公民底線。也就是說,要學會在公共空間生活,學會審視自身與城市、與他人的關系,學會基本的國際禮儀,用自己的言行一點點積淀城市的人文精神,塑造優雅、誠信、包容、開放、文明的深圳人的良好形象。因為,深圳是一座“我城”而不是一座“他城”,腳下這塊土地是我們共有的安頓身心的土地。
以國際化城市環境建設工作會議為新起點,深圳將一步步以更宜居、更美麗、更有國際魅力的“明星城市”姿態,出現在世界面前,出現在每一個深圳人面前。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朱建寧:美麗中國背景下的國土風貌整治
從歷史來講,古今中外好的園林作品,都是國土風貌或者國土典型特征的再現。只不過對于國土風貌的再現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關心奇特的一些方面,以中國園林為代表【詳細】
城市設計優化國際工作坊深圳成功召開
2018年5月3日至4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城市設計優化國際工作坊在深超總基地城市展廳召開,標志著深超總基地的開發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