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億元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啟動
青海省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近日全面啟動實施,這是青海省繼三江源、青海湖兩大生態工程建設后又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大項目。該項目的實施,將有效保護和恢復祁連山地區生態環境,提高水涵養能力、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極大地改善區域內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建成我國高原生態安全屏障做出貢獻。
祁連山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位于青海省東北部與甘肅省交界處,生態地位十分重要。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2012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復《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2012-2020)》,規劃范圍包括祁連山南坡(青海)和北坡(甘肅),行政區域涉及青海、甘肅兩省23個縣(市、區、場、行委),總面積159468.8平方公里。其中青海省涉及10個縣(市、行委)60個鄉鎮及1個農牧場,面積63125.2平方公里。規劃內容主要包括林地、草地、濕地保護和建設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冰川環境保護工程,生態保護支撐工程以及科技支撐項目等7個方面。規劃估算總投資達79億元,其中青海境內近35億元。規劃建設期為8年。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柴達木生態保護與治理規劃出臺
12日,記者從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獲悉: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柴達木地區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2018【詳細】
在旅游發展與生態保護間尋找平衡
微風吹過湖面,蕩起層層漣漪,悠悠白云下,澄澈的湖水反射出碧藍的光。正值國慶假期,四川瀘沽湖景區游人如織。走婚橋附近的水面上,清潔工顏永和正劃著豬槽船,手持長柄漏網撈腐草。這位摩梭老人每天都要三次清理湖面,他說,"【詳細】
展開一場水生態修復的“頭腦風暴”
10月12日上午,第一屆流域綜合治理與河流生態修復國際研討會在嘉興同濟環境研究院開幕。此次研討會由同濟大學長江水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辦,通過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CEWP)的【詳細】
甘肅探索建立多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記者日前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將以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抓手,將生態保護補償與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攻堅等有機結合,不斷完善轉移支付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