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修改請示已正式報送國務院
北京市政府已正式向國務院報送了修改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日前,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召開第33次全體會議,研究《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首規委主任郭金龍要求,總規修改要突出“瘦身健體”,下決心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把城市開發強度降下來,把“攤大餅”式的發展遏制住。
今年6月5日,市政府正式向國務院報送了關于修改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此次召開的會議聽取了市規劃委、市發改委、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和市水務局關于做好總規修改相關工作的匯報。
郭金龍在這次會議上對總規修改提出五點要求:一是突出“瘦身健體”,一方面下決心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另一方面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上積極作為;二是突出國際一流,努力打造城市建設精品力作。特別是把城市開發強度降下來,把“攤大餅”式的發展遏制住,把綠色空間長上去。
同時,要突出文化傳承,處理好古都風貌保護和現代化建設的關系,延續城市歷史文脈,造福人民群眾;四是突出破解難題,把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環境治理作為重要內容,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五是突出改革創新,使修改后的規劃更好地反映首都特點、北京特色和時代特征。
修改目的
人口壓力大 資源不堪重負
規劃部門負責人介紹,這次總體規劃修改的主要目的可以概括為:落實中央對于首都發展的新要求,為下一步深化和統籌治理“大城市病”做好基礎性工作。
這位負責人說,在全國快速城鎮化和工業化的背景下,北京在前一階段的快速發展時期,出現了交通擁堵、環境污染、資源緊缺等“大城市病”。
一方面,人口的持續快速增長給城市交通、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社會管理帶來了巨大壓力。到201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達到2069萬人,已經超過了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1800萬人口適宜規模。另一方面,城市“攤大餅”的蔓延方式還在延續,這種狀況造成了生態環境破壞、城鄉結合部等諸多問題,資源環境負擔也日益增加,比如,全市人均年用水量由2004年編制總體規劃時的246立方米降低至目前的100多立方米。
另外,城市人口、功能在中心城過度集聚的狀況沒有根本性改變。由于各類功能在中心城的高度疊加和相互沖突,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等問題日趨嚴重,造成中心城人居環境改善的困難。
“這些問題的出現,是特大城市在某一個特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客觀現象,同時也反映了在城市規劃建設、體制機制等方面有很多不平衡、不協調。”專家說,這些問題需要下一步加強研究,統籌解決,而總體規劃這張指導城市發展的“藍圖”要首先修改。
修改猜想
據介紹,目前市政府報送的是修改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國務院同意了才可以進行修改,因此目前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修改還處于調研等前期準備中。那么,在國務院同意后,北京的城市總體規劃會怎么修改?
城市功能從“增長式”變“減量化”
關于“瘦身”這個概念,副市長陳剛此前在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坦言,北京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增加了太多的功能。此次總體規劃修改的總方向是減負,突出北京的核心功能,要弱化甚至調整出一些與首都功能定位關聯度不高甚至是影響核心功能的發展內容。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北京今年城鄉建設用地再減30平方公里
12日晚,一年一度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北京市政協主席會聚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落實
2017年9月13日,黨中央、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后,精心組織實施城市總體規劃、推動“雙控”、“三線”政策落實成為北京市政府工作的首要大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