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存在四大缺陷
智慧城市正受到熱捧。“截至2013年底,4個副省級以上城市、89%的地級及以上城市,47%的縣級及以上城市,總計311個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涵蓋大中小城市和東中西部區域。”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的統計預計,“十二五”期間有關智慧城市的總投資或將超過1.6萬億元。作為低碳城市建設的新理念,智慧城市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困難和不足呢?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門走訪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單志廣,請他就智慧城市發展中的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盲目建設的苗頭明顯
中國經濟導報:近年來,我國有上百個城市提出建設智慧城市,您認為我國智慧城市發展是否存在過熱的問題?
單志廣:結合權威機構對2014年全球智慧城市成熟度的預測,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因素和各地信息化發展水平,我預估,當前我國具備開展智慧城市建設成熟度的城市比例不應該超過30%。那就意味著,現在我國提出建設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將近一半不具備智慧城市建設的成熟度!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是存在明顯的過熱特征的,是存在盲目建設的苗頭的,這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視。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在總體上尚處于起步時期和探索階段。我國各類城市的生產力水平和政府治理程度有很大差距和差異,并且在相當長一段時期還將繼續存在。因此,我個人認為,我國當前還不具備大規模開展智慧城市建設的綜合條件,只能支持先在具備基本條件的城市開展先行先試。我個人對業界存在的不遺余力鼓吹智慧城市建設、夸大智慧城市市場的做法是持反對意見的。
智慧城市建設四大弊病凸顯
中國經濟導報:當前,我國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單志廣: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在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缺乏統籌規劃、體制機制創新滯后、網絡信息安全面臨風險等突出問題,一些地方智慧城市發展思路不清、水平不高,出現盲目建設的苗頭,亟待加強引導,走上健康有序發展的道路。
我個人認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要高度警惕和堅決反對四點,這四點具體是:
第一,重視概念口號,輕視行動配套。有些城市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時,熱情很高,決心很大,目標很宏偉,口號一大堆。但是,卻明顯缺乏對真實需求的判斷,缺乏可操作的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缺乏基本的要素資源和支撐能力,缺乏有效的路徑、方法、措施,缺乏執行層面的組織保障。
第二,重視建設投入,輕視績效提升。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工程建設領域大干快上,非常重視最新技術的引入和新設備、新硬件的投入,但一些城市主管部門無法真正形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智能服務的新模式,投入產出率十分低下,缺乏應用實效。
第三,重視設備技術,輕視機制建設。有些地方或主管部門對于花大錢購置物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以及以IOE(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與EMC存儲設備的組合)為代表的先進設備、系統軟件具有過大的積極性。但是缺乏統籌建設、運營和管理的長效機制,缺乏可配套的標準、政策和法制環境。
第四,重視建設發展,輕視安全保障。有些城市重視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但在工程規劃和實施過程中過度依賴國外廠商提供的規劃設計和解決方案,甚至打算直接依托國外廠商建設城市重要領域的信息系統,構建智慧城市的核心平臺,缺乏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方面的規劃設計和管理制度。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殘障人士,一群被智慧城市遺忘的居住者
一群人聚在納什維爾的街角,有的坐在輪椅上,其他的在走路。他們手握著智能手機,陸陸續續到來,相互友好交談著;同時,有一名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他們登錄一個應用程序。他們分成小組,尋找那些具有歡迎殘疾人標志的餐館、咖啡【詳細】
莫斯科智慧城市計劃統籌各領域400多個項目
莫斯科信息技術局局長阿爾喬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