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千畝農地被旅游征用 項目未過環評已開建
2014-07-30 10:10:34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瀏覽次數:
對此,多寶鄉鄉長吳先鋒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是他們自己簽的字,又領了錢,是不是強行我不好說,反正他們的字又不是我們代簽的。”
當地村民提供給《中國經濟周刊》的“農村土地流轉合同”顯示,沙港馬村被“流轉”的水田、旱地、池塘、山林共41.42畝,30年的“流轉款”總額是11.0622萬元。
劉程垅村村民整理的一份材料顯示,該村65.38畝水田、旱地、池塘、山林,30年的“流轉款”總額是11.7435萬元。據了解,樟樹許村也有二十七八畝地被以這樣低廉的價格租去。
而上述共計130多畝地,只是昭寶山莊項目“土地流轉”中的一小部分。
環評未通過,但昭寶山莊已開工建設
公開資料顯示,生活在鄱陽湖區的候鳥有310種,都昌湖區占有270種。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由多寶、泗山兩個子保護區組成,多寶鄉也在保護區內。
“昭寶山莊”項目建在候鳥棲息地,這引起了民間環保組織的關注。
環保NGO“讓候鳥飛”和“鄱陽湖護鳥網絡”稱,馬影湖是候鳥過冬的重要途經地和棲息地,此前已有造林和承包養殖項目對此地生態形成負面影響,再引進旅游地產項目,勢必引發開發熱潮,人進鳥退,鳥類的生存環境將受到毀滅性的破壞。
今年3月3日,上述兩家環保NGO向都昌縣政府網站“縣長信箱”寫信請求停止馬影湖周邊旅游地產項目。
一周后,都昌縣政府網站公布回復稱,昭寶山莊各項手續均符合規定。昭寶山莊沒有別墅,項目不在保護區范圍,對越冬候鳥不構成威脅和損害。項目設計中有候鳥廣場、候鳥博物館、引水種草、改良沙灘的建設內容,對候鳥的生存環境不會造成影響,反而對提高廣大群眾保護濕地和候鳥意識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
但“讓候鳥飛”公益基金執委會主任劉慧莉認為,即使項目不在候鳥保護區范圍內,也要看選址是否臨近鳥類棲息地,“候鳥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特別是野生候鳥,對人類非常警覺,看到人就會早早飛走,而且很可能再也不回來了。”她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鄱陽湖是很重要的候鳥越冬區,是一個關鍵的國際候鳥停歇點,這個區域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污染程度、水質健康程度,都會對候鳥造成很多影響。”
江西省都昌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呂承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馬影湖主要是夏候鳥保護區,冬候鳥離湖稍微遠一點,搞基建的過程中,人來人往肯定會對鳥類活動產生影響。即使項目不是位于保護區中,如果人類活動過于頻繁,也可能會導致野生鳥類不會再來。建“候鳥廣場”、“候鳥博物館”是好事,但不能光有一個設想,要與減少影響候鳥活動的措施同步進行,環評要把這一點當做一件大事來做。
《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二條規定,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保護部門在審批時,應當征求同級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呂承華表示,昭寶山莊的環評沒有征求過他們的意見。
7月14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致電都昌縣環保局,該局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昭寶山莊的環評報告只是送來了初審稿,但是因為里面有一些問題,并未通過環保局審批。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評未經審查或審查后未予批準的,項目審批部門不得批準其建設,建設單位不得開工建設。昭寶山莊環評沒通過,卻已經在開工興建了。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