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成都最大生態公園十年未建成(圖)
2014-07-25 08:55:19 來源:中國廣播網 瀏覽次數:
早在10年前,十陵風景區就被成都市委市政府以“高起點、高標準、大手筆”的要求,進行國際招標,并破土動工。為此,成都市已經投入了數十億資金,并完成超過一萬農民的“大動遷”。然而10年過去了,十陵風景區仍然被長長的鐵絲網所包圍,說好的生態公園并未如期而至。10年間,景區的規劃反復更改,直至今天仍未敲定,到底是建濕地公園,還是建市政公園,爭論仍在繼續。
站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街道的正覺山麓,透過長長的鐵絲網,成都面積最大的湖泊——青龍湖,顯得安靜而神秘。青龍湖水面約1500畝,是十陵風景區的核心景觀。幾位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里2008年之后就停工了,現在封山不準游客進入。
記者:十陵森林公園建好了么?
村民:沒有,地震之前開始建,地震之后停工了,停到現在。現在沒有開放,鐵絲網擋著的。
村民:項目只是挖了個湖在那,現在還沒有開放,現在可能還有很長的時間。
記者來到青龍湖周邊的一處入口,大門緊閉,來自“興城管護”的一則警告用紅筆寫在木板上“危險,內有毒蛇、野狗,請勿入內。”一棟簡易臨時建筑門口,停著兩輛摩托車。記者敲門無人應答。
記者跟隨環保志愿者小劉,選擇另一條小路進入十陵風景區。
記者:里面害怕有蛇。
小劉:沒蛇,多遠聽到腳步就跑了。
在景區里,一些歷史建筑,雜草從圍墻內長出。一排寫有“朱熹宗祠”標牌的民宅,附近種著一些玉米,只有四五條狗看護。當地村民說,在大片閑置的土地上,有的已經被個別人耕種,有的蓋起了臨時建筑。
記者發現,景區內多年前中下桂花樹、水杉樹、峨眉白蘭樹等苗圃,由于長時間無人管理,因間距過密,樹木盤根錯節,長成一團,落葉滿地。每個苗圃區,都立著一塊鐵牌,寫有樹木的品種和監督電話。這些鐵牌多數已經生銹破損,上面的監督電話也已停用。
十陵風景區,規劃范圍北起成洛路,南至成渝高速,西起十洪大道,東至外環路,占地10平方公里。早在2004年,“承建單位就已經緊鑼密鼓進行征地和安置工作”。記者調查發現,過去的十年中,有超過1萬民農民因此搬遷,部分土地是“以租代征”的形式由政府租用。
青龍村村民劉先生說,他位于十陵風景區的房屋十年前就被拆遷,現在已經住進了樓房。政府并未對青龍村的土地進行征用,而是付的租金。
青龍湖村民:我們搬出來都10年了。
記者:當時政府怎么說的?
青龍湖村民:征用了修青龍湖公園么,說是生態公園。反正一個人十塊錢一天,發到征用為止。
記者:就是說還沒有正式征用?
青龍湖村民:沒有,現在是租用土地。
在十陵街道,每天非法營運三輪車的失地農民很多。千弓村的村民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說,七年前就從景區搬了出來。
千弓村村民:他租我們的地,一天十塊錢的樣子,就跑點三輪車,一家人要生活的嘛。征地手續還沒有辦。
據了解,因十陵風景區項目,主要拆遷的村莊有青龍村、千弓村和大梁村等。大梁村村支部書記廖龍學說,村里共有約六千人動遷。
廖龍學:青龍湖風景區拆遷的,一共拆遷了6000人左右。
記者從千弓村村委會了解到,千弓村共7000多人,至少5000人被拆遷安置。僅千弓村和大梁村兩個村,就為十陵風景區總計動遷農民超過1萬人,政府為此每年承擔了巨額費用。
千弓村村委會主任:花那么大資金,年年付租金,又沒怎么動,每年付好多錢。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