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群發展規劃出臺 2020年城鎮化率達65%
產業布局:以重點城市為核心依托開發區建設基地
區域綜合交通布局上,《規劃》提出,以高速公路和軌道交通為骨干,以成都區域航空樞紐和鐵路集裝箱中心建設為重點,加快城市群對外運輸通道建設,完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支撐和引導城市群發展。
同時,強化成都主樞紐功能,提升雅安、樂山、遂寧次級交通樞紐運輸能力。依托軌道交通和干線公路,加快客貨運樞紐、站點的布局優化和功能完善。加強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干線公路等與城市軌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等有效銜接,提高綜合客運樞紐的一體化服務水平。加強集裝箱中轉站等貨運樞紐建設,建立和完善鐵路、公路、航空等集疏運系統與郵政、城市配送系統,提高貨物裝卸轉運水平。
產業空間布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聚集區以成都、綿陽、樂山、遂寧為核心,依托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綿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樂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建設國家重要的信息、軟件等高技術產業基地和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
同時,裝備制造產業聚集區以德陽、成都、資陽、眉山為核心,依托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以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新能源設備、軌道交通設備、海洋石油鉆探設備等為主的國家重要的重大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汽車制造產業聚集區以成都、綿陽、資陽等為核心,依托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打造全國重要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基地。航空航天產業聚集區以成都、綿陽為核心,依托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綿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建設國家民用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促進民用航空航天產業集聚發展。
新材料產業聚集區以成都、樂山、眉山等為核心,依托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樂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建設國家重要的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
生物產業聚集區以成都、雅安、遂寧、眉山等為核心,依托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遂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建設以生物醫藥創新、中成藥研發生產等為重點的生物產業集聚區。
優先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加快發展中小城市
《規劃》指出,優先發展區域中心城市。大力實施區域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強化城市間橫向聯系和協同發展,進一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發展中小城市,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加強與區域中心城市的配套協作,加快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提升中小城市人口、產業集聚能力,建設服務城鄉、帶動區域、和諧宜居的節點城市。同時,有序放開中等城市和全面放開小城市落戶限制,鼓勵人口向中小城市集中。在條件適宜的地區開展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發展壯大重點小城鎮,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善功能的要求,重點培育區位條件優越、基礎好、潛力大的小城鎮,發展成為集聚人口、連接城鄉、服務“三農”的重要載體。
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方面,《規劃》指出,大力推進城鄉統籌集中供水,鼓勵城市國有供水企業跨區域經營。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成都市區軌道交通網絡,規劃研究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輕軌建設,積極發展中心城市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統,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擔比例。
同時,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發展學前教育,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加強就業服務能力建設,在成都等地建設創業基地,在眉山、資陽、遂寧、樂山等地建設勞務培訓和輸出基地。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率先實現城鎮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市級統籌,推進社會保險關系在區域間、城鄉間的轉移接續。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實施力度,推進公共租賃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快各類棚戶區改造,建設多元化住房供給體系,逐步改善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
《規劃》提到,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逐步放寬農民工落戶條件,引導人口向重點城鎮集聚,逐步提高農民工及其隨遷家屬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加快推進農民工參加城鎮社會保險,逐步把生活困難的農民工家庭納入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將進城落戶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通過公共租賃住房、租賃補貼等多種形式改善農民工居住條件。
培育外向型產業園區加快建設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
擴大城市群對外開放方面,以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綿陽出口加工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為重點,培育壯大一批外向型產業園區,加強口岸大通關協作,推進成都、德陽、綿陽等全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建設,建設全球知名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重要的區域總部基地、制造基地和研發中心。
同時,加強與省內其他區域合作,推進成阿、甘眉等合作園區建設。務實推進與重慶的全面合作,深化與滇、桂、陜、甘、黔等省份合作,共同推動出海出境交通物流大通道建設,推進水電、礦產、旅游等優勢資源聯合開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擴大與長三角、北部灣、環渤海等地區交流合作,深化與港澳臺地區投資及貿易往來。加強國際區域合作,加快融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擴大與歐美、日韓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構建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其他國際市場直通的貿易平臺。加快建設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
統一固定電話區號率先推行標準化的“一卡通”
《規劃》提出,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和銜接配套的協調機制,共同推進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區域一體化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推進城際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構建城際快速交通通道,在有條件的地區開通城際公交。統一固定電話區號,率先推行標準化的“一卡通”。
同時,構建統一市場體系,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和就業管理服務網絡,健全統一規范的勞動用工制度和就業信息跨區域共享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實現各市互認培訓和鑒定結果,促進人力資源跨區域流動。取消商品流通、市場準入等限制,推進商品、生產資料等市場一體化。鼓勵建立區域性行業協會。
推進公共服務一體化,加強公共服務對接共享,探索建立公共服務一體化機制。支持各類教育跨區域合作辦學和交流。推進醫療資源跨區域共享,引導成都市優質醫療資源向其他城市輻射,促進各市醫療衛生資源聯系協作,提高整體醫療衛生水平。推動醫療保障、養老保險的區域統籌和無障礙轉移接續,實現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和就醫醫療費用聯網結算。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